2007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5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连续五年实现12%以上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3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32.0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12562元,比上年增加1764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6:51.7:31.7,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855.0亿元,增长16.3%,占GDP的比重达52.2%。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600亿元,达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同比加快6.4个百分点,已是第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9.6亿元,增长27.5%,同比加快6.7个百分点。财政结构优化,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全年税收收入556.6亿元,增长32.0%,比财政总收入增幅快3.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所得税94.0亿元,增长52.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3.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县级财力显著增强。所有县(市、区)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其中,贵溪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南昌县、青山湖区、丰城市、西湖区、广丰县超10亿元,另有13个县(市、区)超5亿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02.6亿元,增长29.6%,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快速增长,分别达87.9%、54.9%、51.3%。
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较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城市上涨4.4%,农村上涨5.8%。价格变动结构性特征明显。食品类上涨11.9%,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6%。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 目 | 指 数 |
居民消费价格 | 104.8 |
食品 | 111.9 |
其中:粮食 | 108.2 |
油脂 | 125.9 |
肉禽及其制品 | 130.6 |
蛋 | 119.5 |
烟酒及用品 | 100.8 |
衣着 | 97.9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2.2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1.6 |
交通和通信 | 99.1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9.7 |
居住 | 104.6 |
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从业人员2369.6万人,比上年增加48.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00.8万人,减少6.6万人;第二产业663.3万人,增加23.8万人;第三产业805.5万人,增加31.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2万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32.5万人。跨省劳务输出达到55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51.9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225.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03.5千公顷,增长0.4%。棉花种植面积81.7千公顷,增长3.6%。蔬菜种植面积500.5千公顷,下降1.0%。粮食总产量1904.2万吨,增产7.7万吨,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造林133.2千公顷,增长53.0%,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位居全国第二位。
畜牧业生产回升,渔业生产稳定。由于中央和省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半年全省生猪呈恢复性增长,并且增长速度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247.4万吨,增长3.0%,其中,猪肉增长3.3%。生猪出栏2381.5万头,增长4.8%;生猪存栏1420.1万头,增长5.7%。水产品产量196.1万吨,增长9.0%。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1904.2 | | 0.4 | |
其中:稻谷 | 1804.5 | | -0.2 | |
油料 | 84.2 | | 2.3 | |
其中:油菜籽 | 43.0 | | 1.3 | |
棉花 | 11.8 | | 3.2 | |
烟叶 | 3.4 | | 8.3 | |
茶叶 | 2.1 | | 19.1 | |
水果 | 218.2 | | 35.6 | |
蔬菜 | 1067.2 | | 0.1 | |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839.9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4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06.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7.3%,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96.5万千瓦,增长14.3%;联合收割机达2.2万台,增长29.7%;农用运输车30.7万辆,增长1.2倍。实际机耕面积达2350.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650.3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31.3%,提高7.1个百分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2.7万吨,增长0.1%。农村用电量63.1亿千瓦小时,增长30.7%。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增1万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全年阳光转移培训25.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22.8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0.6%。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30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2264.1亿元,增长21.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40%,达41.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4%,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1.7亿元,增长24.6%,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增长。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加强。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2.0亿元,增长31.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6个百分点。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 增 加 值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 | 1761.7 | | 24.6 | |
其中:轻工业 | 574.6 | | 25.7 | |
重工业 | 1187.1 | | 24.1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624.9 | | 10.9 | |
其中:集体企业 | 31.5 | | 30.2 | |
股份制企业 | 585.0 | | 23.2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261.4 | | 25.6 | |
私营企业 | 589.0 | | 33.4 |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0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4%;发电量465.0亿千瓦小时,增长14.9%;原煤2380万吨,增长13.3%;钢材1349.5万吨,增长9.3%;水泥4957.0万吨,增长19.5%;服装7.3亿件,增长39.3%;机制纸及纸板106.2万吨,增长17.2%;十种有色金属67.7万吨,增长23.9%。
表4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纱 | 万吨 | 39.0 | | 46.5 | |
布 | 亿米 | 4.6 | | 25.8 |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06.2 | | 17.2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7.6 | | 33.4 | |
卷烟 | 亿支 | 479.0 | | 6.7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39.1 | | -39.2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24.8 | | -18.9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136.3 | | 31.0 |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万吨标准煤 | 1800 | | 8.4 | |
原煤 | 万吨 | 2380 | | 13.3 |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394.3 | | -5.1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465.0 | | 14.9 | |
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417.0 | | 20.7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48.0 | | -19.0 | |
粗钢 | 万吨 | 1306.2 | | 10.2 | |
钢材 | 万吨 | 1349.5 | | 9.3 | |
生铁 | 万吨 | 1045.3 | | 10.1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67.7 | | 23.9 | |
水泥 | 万吨 | 4957.0 | | 19.5 | |
硫酸 | 万吨 | 140.0 | | 4.0 | |
烧碱 | 万吨 | 33.4 | | 11.1 | |
化肥(折100%) | 万吨 | 53.8 | | 3.1 | |
化学农药 | 吨 | 16126.1 | | -4.7 |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22.1 | | -8.0 | |
汽车 | 万辆 | 22.2 | | -5.2 | |
其中:轿车 | 万辆 | 6.6 | | 1.3 | |
大中型拖拉机 | 台 | 2556 | | 48.5 | |
工业锅炉 | 蒸发量吨 | 1452.6 | | -2.2 | |
金属切削机床 | 台 | 3774 | | -18.6 | |
工业经济效益再创新高。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3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5%;实现利润251.7亿元,增长50.6%;实现利税518.6亿元,增长42.6%。与此同时,亏损企业数和亏损企业亏损额实现了双下降,分别下降13.1%和17.3%。在全省37个行业中,有36个行业实现了盈利,其中利润增幅在30%以上的有31个。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达203%,同比劲升27.7个百分点,列入考核的七项指标有6项好于上年同期。
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壮大。年末全省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7319家,比上年末增加340家;安置从业人数126.4万人,净增就业人数2.5万人,增长2.0%,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239.8亿元,增长32.8%。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完成3823.5亿元、216.5亿元和203.9亿元,分别增长48.6%、54.1%和41.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园区达10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次突破400亿元。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3.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8.2亿元,增长11.6%;全员劳动生产率126148元,增长16.6%。施工项目招标投标推行面继续扩大,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到8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50.4亿元,增长24.2%。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4.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投资1414.3亿元,增长42.8%,其中工业投资达1402.7亿元,增长42.6%;第三产业投资1511.3亿元,增长11.1%;非国有投资1908.6亿元,增长39.2%,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7.7%提高到64.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155.9亿元,增长26.4%。
表5 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行 业 | 投 资 额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2950.4 | | 24.2 | |
农、林、牧、渔业 | 24.9 | | 4.2 | |
工业 | 1402.7 | | 42.6 | |
采矿业 | 55.2 | | 28.6 | |
制造业 | 1209.4 | | 53.0 | |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91.3 | | 51.1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30.1 | | 56.5 |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3.9 | | 371.0 |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01.2 | | 45.9 |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82.7 | | 101.9 |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8.9 | | 65.0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8.0 | | -8.2 | |
建筑业 | 11.6 | | 69.8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60.4 | | -5.4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3.4 | | 16.1 | |
批发和零售业 | 56.3 | | 49.7 | |
住宿和餐饮业 | 62.0 | | 26.6 | |
金融业 | 5.1 | | 16.4 | |
房地产业 | 495.4 | | 26.1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2.5 | | 108.4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9.3 | | 56.3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86.6 | | 0.1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5 | | -14.6 | |
教育 | 81.8 | | -5.9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2.4 | | -23.8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6.7 | | 3.6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3.9 | | 13.4 | |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93项,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45项,10亿元以上的项目29项。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1.0亿元,增长20.0%。其中,江铜30万吨铜冶炼、江西蓝恒达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国电黄金埠电厂2台65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井冈山一号工程等13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江西赛维LDK扩建年产200MW多晶硅片项目、九江红鹰直升机项目、赣州出口加工区、九江至南昌城际轨道交通等2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达2206公里;全年完成国省道改造897公里,硬化农村公路超过1万公里,达12715公里;全年新增电力装机299万千瓦,电力装机总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1284万千瓦。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商品房竣工面积1461.9万平方米,下降9.8%;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075.7万平方米,增长16.8%;商品房销售额437.5亿元,增长44.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890.8亿元,增长18.9%;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792.3亿元,增长16.7%。假日消费和婚庆消费拉动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179.6亿元,增长20.4%;批发零售贸易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零售额1485.9亿元,增长17.7%。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5.9亿元,比上年增长42.0%;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28.9亿元,增长27.1%;金银珠宝类4.5亿元,增长44.0%;化妆品类3.0亿元,增长33.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1.4亿元,增长97.3%。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87家,实现成交额826.4亿元,比上年增加159.7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19家,成交额593.0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9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0%。其中,出口54.6亿美元,增长45.5%;进口40.2亿美元,增长64.7%;实现贸易顺差14.4亿美元,增长9.7%。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8.4亿美元,增长50.4%;私营企业17.3亿美元,增长55.3%;国有企业18.2亿美元,增长33.1%。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机电产品完成出口12.0亿美元,增长89.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3亿美,元,增长2.5倍。
出口市场多元化日趋明显。全年对香港、台湾地区分别出口6.2亿美元、2.6亿美元,分别增长22.1%、66.8%;对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分别出口1.1亿美元、2.1亿美元、4.5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增长52.7%、24.3%、23.5%、21.2%;对美国、欧盟分别出口7.1亿美元、10.7亿美元,分别增长29.5%、60.2%。
表6 2007年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 对 数 | 比上年增长% | ||
进出口总额 | 94.8 | | 53.0 | |
出口额 | 54.6 | | 45.5 | |
其中:一般贸易 | 39.9 | | 35.8 | |
加工贸易 | 14.1 | | 73.1 | |
其中:机电产品 | 12.0 | | 89.7 |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5.3 | | 246.3 | |
进口额 | 40.2 | | 64.7 | |
其中:一般贸易 | 28.3 | | 84.0 | |
加工贸易 | 7.4 | | 33.0 | |
其中:机电产品 | 8.9 | | 20.4 | |
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67个,其中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96个,比上年增长18.5%;合同金额54.5亿美元,增长35.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1.0亿美元,增长10.6%。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628万美元,提高53.0%。富昌科技、赛维LDK、晶能光电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联邦快递、可口可乐、IBM、花旗公司、日本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投资江西,全年新增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6家,总数达30家。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828.6亿元,增长42.1%。
对外经济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227个,比上年增加85个;合同金额5.1亿美元,增长25.3%;完成营业额4.5亿美元,增长4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铁路运营里程2458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11.5亿吨公里,增长4.8%;完成旅客周转量717.2亿人公里,增长8.7%。机场旅客吞吐量337万人,增长13.9%,其中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307万人,增长11.0%。
表7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运输方式 | 货物周转量 | 货物运输量 | 旅客周转量 | 旅客运输量 | ||||
绝对数(亿吨公里)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亿人公里)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万人)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1011.5 | 4.8 | 39865 | 8.4 | 717.2 | 8.7 | 43836 | 1.4 |
其中:铁路 | 680.5 | 6.3 | 5605 | 5.2 | 480.1 | 11.8 | 4606 | 10.4 |
公路 | 240.5 | 7.3 | 30042 | 9.3 | 220.0 | 2.5 | 38714 | 0.7 |
水路 | 90.3 | 5.0 | 4216 | 6.7 | 0.6 | -5.7 | 350 | -5.3 |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邮政业务量24.3亿元,增长10.5%;电信业务量385.5亿元,增长30.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205万门,比上年末增加27.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84.1万户,新增3.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94万户,增加6.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90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21万户,年末达到1155万户。宽带网用户达152.6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0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9%;旅游总收入463.7亿元,增长18.6%。其中,接待境外游客66.5万人次,增长33.7%,完成旅游外汇收入1.96亿美元,增长40.1%;接待国内游客6943.8万人次,增长15.7%,完成国内旅游收入448.8亿元,增长18.1%。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900.1亿元,比年初增加687.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42.3亿元,比年初增加285.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60.8亿元,比年初增加209.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26.7亿元,比年初增加566.9亿元,比上年多增1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87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4.0亿元;中长期贷款为1975.1亿元,比年初增加350.7亿元,同比多增81.5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6175.4亿元,增长26.2%;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396.3亿元,增长18.5%。
证券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7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上市公司4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78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2家,证券交易额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期货公司营业网点8家,成交金额25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713.0亿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28.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76.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5.2亿元,意外伤害险收入3.9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40.1亿元,增长90.2%。其中,产险赔款14.2亿元,寿险给付22.3亿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2.3亿元,意外险赔款1.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平稳发展。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13688人,比上年增长12.7%。普通高校在校生78.2万人,增长1.45%。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85.4万人、169.8万人和417.6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万人。拥有幼儿园6245所,在园幼儿8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79.2%,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0%,提高1.5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提高0.2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611所,在校学生74.7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20所。
表8 2007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 招 生 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
研究生 | 0.5 | | 1.4 | | 0.3 | |
普通高校 | 24.1 | | 78.2 | | 21.9 | |
成人高校 | 4.2 | | 12.0 | | 4.0 | |
中等职业学校 | 24.2 | | 60.7 | | 17.5 | |
普通高中 | 27.3 | | 85.4 | | 26.6 | |
普通初中 | 54.7 | | 169.8 | | 62.0 | |
普通小学 | 73.6 | | 417.6 | | 54.3 | |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7.3亿元,增长25.1%,占生产总值的0.8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有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548件,增长11.9%;授权专利2069件,增长34.7%。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10.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4.4亿元,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3.1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8.4亿元,占GDP的6.6%。工业新产品产值265.1亿元,增长30.5%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共有910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有31个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共获2933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其中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524张;共有376家企业获得1224张3C证书;共获198张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8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6万台件。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989批次;截止2007年底,共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263张,增长13.6%。年末拥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全年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463张,大地成果23861点,航摄成果22631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9个,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90个。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9%;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366.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3550种;共出版各类杂志5910万册、图书17555万册、报纸66783万份,其中杂志和报纸数量分别增加287万册和4520万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75个(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院),其中医院、卫生院20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03个。卫生技术人员12.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万人,注册护士4.3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5万张。乡镇卫生院1531个,床位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共有全民健身中心4个,青少年俱乐部81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40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周在全省各市、县、区全面展开,全年健身活动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省里布局的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21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37个,老区和贫困地区“雪炭工程”设施建设项目9个。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71枚金牌、25枚银牌和39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略升。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368.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2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4.7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34万人,出生率为13.86‰;死亡人口26.08万人,死亡率为5.99‰;自然增长率为7.87‰,比上年上升0.08个千分点。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079.1万元,共有34651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表9 200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 末 数 | 比 重 % | ||
总人口 | 4368.41 | | | |
其中:城镇 | 1738.63 | | 39.8 | |
乡村 | 2629.78 | | 60.2 | |
其中:男性 | 2238.81 | | 51.2 | |
女性 | 2129.60 | | 48.8 | |
其中:0-14岁 | 990.76 | | 22.7 | |
15-64岁 | 3012.89 | | 69.0 | |
65岁及以上 | 364.76 | | 8.3 | |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比上年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增长17.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400元,增长18.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7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8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34平方米和0.87平方米。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3万人,其中“4050”人员5.4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9亿元,增长88.5%,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3.8万人,带动就业人数11.0万人。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7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5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8.5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企业单位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006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7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18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9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7.3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8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8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2493.3万人,参合率87.5%,统筹基金使用率92.7%。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680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570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并从秋季起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3.4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资助学生7.3万名;向38.3万中职在校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建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补助金”制度,资助学生1.56万名。全省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4.7万平方米,可解决2.9万户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3.3万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保障。完成5万名库区、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扶贫。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22个,提供床位21.6万张,收养人数21.5万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3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300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2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75.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17.3亿立方米,增长5.7%,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2%,工业用水增长2.0%,农业用水增长7.3%。人均用水量为497立方米,增长4.9%。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417人,共有县级以上环境监测站103个,比上年增加7个。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个设区市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南昌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3%。全省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3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852.3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已批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4388起,死亡2517人,比上年减少422人,下降14.5%。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528起,死亡1939人,下降11.5%;工矿商贸事故291起,死亡390人,上升8.0%;铁路交通事故129起,死亡90人,下降70.3%;水上交通事故12起,死亡21人,上升110.0%;火灾事故5323起,死亡40人,上升5.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6人,下降25.8%。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主要农产品产量(水产品除外)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