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9月份,吉林市外贸进出口实现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其中:出口29亿元,同比增长37.2%;进口17亿元,同比增长11.3%。从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情况看,吉林市外贸进出口呈以下特点:
1、吉林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出口平台“窗口”作用日益凸显。截至9月末,吉林保税物流中心通关运行8个多月,累计办理进出口报关共464票,进出口货运量3.1万吨,进出口货值累计实现4.24亿元人民币(6208万美元)。其中出口265票,出口货运量1.62万吨,出口货值2.06亿元人民币(3014万美元);进口199票,进口货运量1.48万吨,进口货值2.18亿元人民币(3194万美元)。海关累计征收税款3933万元。其中关税852万元;进口环节增值税3081万元。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涵盖腈纶短纤、腈纶丝束、腈纶散纤、乙丙橡胶、轮胎、西伯利亚松子仁、食品、饮料、盥洗用品等7大类40项商品。吉林化纤、长荣农副产品、吉化进出口等20多家企业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开展进出口报关业务。
2、城区及开发区进出口情况好于县(市)。城区及开发区进出口完成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县(市)只实现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
3、全市六大进出口行业“三升三降”。 冶金、纺织、机电行业进出口分别增长14.7%、85.3%、23.8%,化工、农产品和木制品行业分别下降2%、9.8%、1.8%。建龙钢铁、吉林炭素、吉林化纤、瑞能半导体等企业是主要增长点。吉化、北沙制药和长荣农副产品公司进出口出现下降。
4、重点贸易品种大部分实现增长。全市进出口商品共计660种,其中: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商品13种,主要有:铁矿砂及其精矿、炉用碳电极、长丝、维生素E、化学木浆、苯胺、短纤、晶体管等。机械设备、纺织原料、电子产品、化学品、矿产品等进出口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83.9%、79.3%、76.7%、22.9%、13.4%;钢铁、农产品进出口分别下降58.9%、39.8%。
5、对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进出口实现增长,对北美洲下降。我市与五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是我市前三大贸易伙伴。从对各大洲贸易情况看,对亚洲进出口增长30.6%,其中对东盟增长66.6%;对欧洲进出口增10.4%,其中对欧盟增长10.5%;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进出口分别增长52.1%、75.1%、22.4%;对北美洲进出口下降2.1%。
市商务局年初以来采取加大外贸包保责任制力度,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各项工作,挖掘新的外贸增长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营造外贸发展软环境等工作措施,实现了吉林市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6.6%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