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2月26日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对12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380位银行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60.8%的银行家认为“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风险”将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32.4%的银行家将“不良贷款增长”作为银行经营的最大压力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问题也受到了51.8%的银行家关注,但大多数认为该风险目前整体可控。
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暴露速度有所加快。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7%。
受访的银行家普遍认为,不良贷款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宏观经济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这给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二是监管部门对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趋严,要求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部分银行的不良逾期缺口仍待补齐,不良资产包袱需要时间来化解。
受访银行家普遍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风险管控”仍将是各家银行发展战略制定的重点,资产质量变化仍将受到持续、高度关注。
具体来看,60.3%的银行家表示将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将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去产能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较高。
但是,与2017年、2016年受访数据相比,银行家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的关注度呈逐年下降势头。“一方面,由于国家一直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政策,这使得银行对相关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慎重,从源头上降低了发生信用违约风险的可能性。”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近几年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风险问题逐渐显现,商业银行已经通过核销、现金清收、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大了处置力度,多措并举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