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2019上半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发布会深入探讨了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政策转向和经济复苏,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经济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以高质量发展抵御外部冲击的可行路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紫光讲席教授周皓发布报告,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以及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博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点评。
宏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期显著下降 微观层面指标高企提示潜在风险
周皓指出,借鉴世界主要央行与学术界所使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最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宏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较2018年水平大幅下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18年年中以来的政策转向是近期宏观经济企稳、风险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民营企业融资等问题得到部分缓解,对减税降费和科创板的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仍然高企,经济周期的滞后效应以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负担可能使银行业不良贷款较快显现,构成经济复苏中的潜在风险。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同时面对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但主要矛盾还是在内部,解决内部结构性、导向性的问题是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手段,中长期的经济政策仍必须以改革和开放作为主线,例如进一步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构建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等,同时以中短期的宏观周期性宽松政策稳定国内经济走势、对冲外部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为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的改革和开放赢得足够的时间窗口。
中国整体负债率趋于平稳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表示乐观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在点评《报告》时表示,德意志银行在最近召开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与观点,多数投资者认为中国整体负债率已趋于平稳,和《报告》中宏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低位的判断吻合,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张智威认为,中国经济企稳得益于政策的及时性、有效性,未来的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开放服务业市场,特别是教育业和医疗行业。
完善风险定价机制 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博士充分肯定了《报告》所用的风险指标在及时性和前瞻性上的优势,并就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朱海斌认为,尽管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调,但是应收账款的周期明显推长,这导致了民营企业不必要的资金需求。数据显示,在2018年应收账款超长期逾期金额占全年营业额比例超过10%的企业超过了总体企业样本的20%。他还指出,民营企业在银行进行抵押担保时,难以进行合适的信用风险评估,导致了近期严重的信用风险暴露。对此,朱海斌提出了几点建议:风险定价是政策的核心环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定价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改革必须要和实体经济改革同步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