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11月2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展和下一步思路举措等问题,部署近期金融改革开放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将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完善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此外,金融委再次定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机构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本月下调了MLF和逆回购利率,有效带动银行贷款利率下行,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稳增长,宽松操作不会戛然而止。
将多渠道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
金融委11月28日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展和下一步思路举措等问题,部署近期金融改革开放重点工作。会议提出,下一阶段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和中小银行改革,引导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循环。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总体来看,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我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指出,将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完善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这是金融委会议连续第三次提及中小银行资本问题。9月27日召开的金融委第八次会议、11月6日召开的金融委第九次会议均提到了这一问题。
关于中小银行改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寻找平衡,走资本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小银行要立足自身实力,做差异化、稳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机构。
会议还部署了近期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进金融治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要求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加快落地实施,金融委办公室加强协调和督促,形成集成效应。
资本市场将发挥补充银行资本金等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改革也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一项重点。经过一段时间实践,科创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有望逐步推广到其他市场板块,近期料重点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续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科创板试验田的经验推广,二是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博说。
曾刚表示,从宏观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行业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自身发展长期可持续。
曾刚称,未来需要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多元化渠道。例如进一步支持中小银行IPO,“最近我们看到多家中小银行接踵上市,未来还会有一批,这是很好的事情”。今年优先股新规出台,发行主体扩展到未上市中小银行,也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
在二级资本发行方面,曾刚建议,未来需要政策适度支持,包括动用增信机制,平抑市场情绪,矫正不理性调整,降低中小银行资本发行的风险溢价,帮助其在二级市场发行更加顺畅。
另有权威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在发行承销环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配套完善市场稳定机制,在持续监管环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针对性,在退市环节创新方式、优化指标、简化流程,同时将优化融资融券机制,促进多空平衡。
新三板各项改革措施也正在争取尽快落地。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民日前表示,全国股转公司将根据前期收集到的市场各方意见,抓紧完善出台新三板相关制度规则,组织各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关于引导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证监会指出,行业发展要做到“四个聚焦”,分别是聚焦服务实体、聚焦投资主业、聚焦风险防控、聚焦守信履约。
有专家表示,今年以来,个别中小银行出现了风险状况。有关部门对此果断出手,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实际上,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补充资本金。只有充足的资本金,才能抵抗风险,并能够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作用。
其次,中国经济和金融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杠杆水平。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体系对应着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而高杠杆容易在经济下行期暴露出脆弱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发展高科技和创新企业。在这方面,资本市场要比商业银行更擅长。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货币政策微调力度或加大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金融委再次定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国家统计局11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数据集体回落,意味着需求减弱和生产放缓的压力有所加大。此外,10月制造业PMI录得49.3%,持续低于荣枯线。
会议称,下一步要坚持既定方针政策,调整优化思路和举措,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这是继(金融委)8月第七次会议、9月第八次会议后,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逆周期政策方面,市场预计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比如中金公司预计,专项债发行规模将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GDP的2.2%)扩大至2020年的3.35万亿元左右(GDP的3.2%)。“考虑到总需求增长走弱、政策空间短期受限,地方专项债扩容可能成为短期逆周期政策主要的‘调节器’。”
财政部近期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2.15万亿元的47%,该比例略低于去年的60%。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表示,“47%”占比并不意味着用于基建的专项债规模低。本次提前下达额度中,由于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因此提前批一万亿基本用于基建项目中,对基建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强于去年。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本月下调了MLF和逆回购利率,有效带动银行贷款利率下行。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稳增长,宽松操作不会戛然而止。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还将引导LPR报价持续下调,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此外,加大宽货币力度,DR007等货币市场利率有望小幅下行,以降低银行边际资金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杠杆率分别上升了5.1、0.7和1.6个百分点,共计7.4个百分点。因此,要做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将有所加大,但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增长、物价趋势等内外部因素变化,来进行更为灵活的调节,货币政策仍将坚持稳健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