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在牢牢做好防控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考验着各地智慧。而从“云办公”到“云上课”,从助力企业化危为机到赋能现代化治理,数字技术正成为新亮点。
风物长宜放眼量。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新基建提前迎来巨大需求。要以此为契机,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加快我国数字化转型进程。
当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数字技术助力解决企业难题。比如,以“网”搭桥,打通物流“微循环”。防疫的特殊时期,因为防控物流、人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运用互联网优势则可以很好地打通物流,加速农产品流通,减轻运不出去的压力。这其中,天猫、京东等众多电商平台的介入,就为供需两端搭起了一座“你想卖,我想买”的网络桥梁。
数字技术还直接改造着传统行业,释放出“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近期,蚂蚁金服宣布,欲打造服务业数字化的“新基建”,将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并立下“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战略目标。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入局,势必搅动新基建的一池春水,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
数字技术助力社会运转和产业复苏。疫情出现以来,文化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借助数字技术,这些行业可呈现新活力。日前,支付宝宣布今年将打造“数字景区”,杭州千岛湖成为全国首个“无接触”数字景区试点。这些尝试通过景区游前、游中、游后服务全面数字化,解决了既怕没游客、又怕游客太多的两难,有利于促进旅游等行业的活力,为扩大消费、对冲疫情影响贡献强劲的数字力量。
疫情倒逼之下,数字经济助推着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构建更为便捷的数字政府。当前,各地政府将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列为民生工程。多地加速城市治理升级,将更多市民服务搬上手机,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国300个“数字市民中心”已上线投入使用,市民可一键直达当地的各种在线服务。可见,数字技术对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具有积极意义,正化为广大群众的真切获得感。
让社会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更多的消费券精准提振经济……互联网企业对疫情防控和各地复工复产的积极参与,为科学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的本质是科技公司,科技有着巨大的“乘数效应”,能够以技术进步撬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产生了新型服务业,驱动着企业管理水平、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当此之时,更要乘势而上,善用、巧用数字经济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的作用,或将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