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2.6万辆和108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4%和36.6%。中汽协方面表示,1-5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延续稳步扩张态势,其中生产稳中有升,新兴动能培育壮大,服务业恢复态势稳定向好。在此背景下,汽车消费总体保持稳定。
“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运行情况良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我们乐观估计,全年汽车产销将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产销200万辆,同比增长46%。”
上周五(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 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0万辆和21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7%和5.5%,同比分别下降6.8%和3.1%。
陈士华表示,5月汽车产销小幅下降,体现在乘、商两端销量不佳。乘用车芯片短缺导致生产节奏放缓,原材料上涨也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商用车7月1日统一切换到国六标准,部分客户提前购买,导致近两个月销量出现回落,其中重型货车降幅较为明显。
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2.6万辆和108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4%和36.6%,增幅比1-4月继续回落17和15.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6%和5.8%,增幅比1-4月扩大1.5和1.3个百分点。
中汽协方面表示,1-5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延续稳步扩张态势,其中生产稳中有升,新兴动能培育壮大,服务业恢复态势稳定向好。在此背景下,汽车消费总体保持稳定。
乘用车方面,5月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4.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7%和3.4%,同比分别下降2.7%和1.7%,与上月相比,增速由正转负。分车型来看,SUV产销同比下降最快;轿车产量下降,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陈士华表示,“伴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快速回升,乘用车产销同比的增长压力均明显加大。”
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28.5万辆和84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1%和38.1%,增幅比1-4月继续回落16.2和15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量同比下降1.4%,销量同比增长0.3%,其中产量降幅比1-4月继续收窄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已实现由负转正。
此外,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9万辆,环比下降5.5%,同比增长1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分车型来看,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9%、49.9%和72.2%;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和SUV的市场占有率均呈小幅下降,中国品牌MPV明显增长。
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0.7万辆,同比增长54.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6%,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外国品牌均保持较快增长。
对此,陈士华表示,一方面,自主品牌的车型产品现在越做越好,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方面更是可圈可点;另一方面,在“缺芯”的大背景下,外资品牌是站在全球角度来分配芯片资源,为了保证部分在国外畅销高端车型的需求,影响到了国内的资源分配。陈士华提醒,“自主品牌在巅峰时期的销量占比曾达到45%左右,现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5月,销量前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低于同期。数据显示,1-5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44.5万辆,同比增长35.0%,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8%,低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增速均超过15%,其中奇瑞和长安增速在90%左右。
陈士华表示,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在传统车型方面基本上做的非常好,但在新能源领域相对弱势。近两年,造车新势力加大了对新能源市场的开拓力度,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谈及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期,陈士华表示,我们的市场需求还很旺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芯片供应不足,但这一情况在三、四季度将会有很大的缓解,全年汽车产销量将高于年初预计的4%。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补充表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运行情况良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我们乐观估计,全年汽车产销将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产销200万辆,同比增长46%。”不过,师建华也提醒,芯片短缺对汽车生产的影响还在延续,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不利于汽车产业链发展,这些因素可能会“拖后腿”。
相比汽车整体,新能源依然呈现倍速增长。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2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6倍,继续刷新当月历史记录。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
按照新能源车驱动方式来看,1-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8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即便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其也相当认可。”陈士华分析表示,一方面,新能源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电池的规模效应,使得新能源车的价格持续下降。此外,相比传统车型,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也有很大优势;充电基础设施同样在不断完善。(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