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线数据
x中国宏观月度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全国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分省数据
x中国城市统计数据
x中国县级统计数据
x中国行业月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1999-2002)
x中国区域图形数据
x世界经济统计数据
免费数据
4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4中国行业概况
4中国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委托咨询

◆您的位置:数据中心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千余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最新披露年化收益率为正

http://data.acmr.com.cn  2025/3/24  证券日报


  随着A股市场回暖,近期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整体有所回升,不同大类产品业绩表现分化。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梳理,今年以来截至3月21日,有信息披露的152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公布了最新年化收益率(以下简称“收益率”),其中有1084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71%;384只产品收益率为负,占比25%;61只产品收益率没有变化。从各大类产品业绩表现来看,权益类产品表现最好,266只权益类产品中,有221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为83%。

  受益于A股市场回暖

  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是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以组合方式进行投资运作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根据组合形式的不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又分为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等大类。其中,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数量较少,披露数据不多,因此市场主要关注固收类、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的收益率。根据监管规定,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运作期间,封闭式产品的净值披露频率不少于每周一次,开放式产品的净值披露频率不低于产品开放频率。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回暖,不同大类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整体有所回升,但产品收益率表现也出现分化,以往表现较为强势的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同比有所下降,而权益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上升。

  具体来看,前述已披露收益率的152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66%,同比有所上升,收益率中位数为2.60%,其中产品的最高收益率为176.76%,最低收益率为-85.50%。

  从各大类产品业绩表现来看,1016只固收类产品中,有690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为68%,其平均收益率为1.85%,同比有所下降,收益率中位数为1.81%。

  266只权益类产品中,有221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为83%,其平均收益率为23.39%,同比大幅上升,其产品收益率的中位数为20.67%。

  247只混合类产品中,有173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为70%,其平均收益率为14.66%,同比大幅上升,其收益率中位数为12.83%。

  对于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权益类产品收益率与股市的表现密切相关。二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例如利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固收类产品的表现。此外,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策略、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也是影响收益率的关键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A股市场回暖带动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上升,使得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占比较高的混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随之上升。

  做好跨周期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其在权益市场的配置与动向一直受到市场关注。近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陆续出台,险资在权益市场的配置金额也有所增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在股票的配置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8.29%、28.22%,增速均为各类产品中的最高增速。

  对于险资未来在权益类产品的配置策略,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平安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保险资金投资是长久期,跨越周期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资产配置比例和未来的长期发展方向;二是,在配置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组合方式,通过短、中、长期产品去抓住市场上的投资回报机会;三是,现在的权益资产在整个投资资产中的比例和结构是比较适合的,相信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上升,平安的保险资产组合会带来持续健康长期稳定的回报。

  展望未来,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监管部门越来越鼓励长期价值投资的背景下,保险资管机构愈发要发挥保险长期资金的优势,基于趋势研判和行业研究,做好能够穿越周期的资产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过度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负债端保持充分的匹配与联动,真正发挥“稳定器”的作用,也同时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


】【1962字】【20次】


相关资讯:
  • 近九成项目浮盈 A股定增市场逐步回暖 (2025/3/24)
  • 招商银行养老金融: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实现年金资产长期稳健增长 (2025/3/19)
  • 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 金融总量有望维持合理增长 (2025/3/19)
  • 年内商业银行金融债募资近3500亿元 部分利率重回2%以上 (2025/3/19)
  • A股总市值逼近百万亿元春季行情仍有空间 (2025/3/19)
  • 上交所科创债质效双升 激发科创活力 (2025/3/19)
  •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连续6年下滑 科技化或成“破局”方向 (2025/3/19)
  • 超长期国债+超长期贷款 创新金融模式高效支持“两重” (2025/3/18)
  • 券商全赛道实现保有规模、市占率“双升”(2025/3/18)
  • 上交所前两月产业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40% (2025/3/17)

  •  集团首页 | 统计数据服务 | 行业分析与报告 | 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 | 企业调查与营销服务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04 ACMR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
      京ICP证050875号 京ICP备05020597号 IP:18.191.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