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广西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保持近年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过千”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初步核算,广西生产总值在2004年突破3000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突破4000亿元,达到4063.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2002年以来,广西生产总值增长已连续四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分别为10.5%、10.2%、11.8%和12.7%,近两年保持在11%以上,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2.56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505.04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655.70亿元,增长10.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2%、37.0%和40.8%,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提高0.6和0.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8%、56.2%和32.0%。
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762元,增长11.8%,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按现行汇率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在2004年越过800美元基础上,又越过1000美元,达到1080美元(按原汇率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58美元),标志着我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物价全面回落。初步统计,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1.6%。从商品大类看,食品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6.6%;居住类上涨4.0%;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1%;衣着类下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回落4.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2%,回落8.1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1%,回落18.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4%,回落3.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回落2.8个百分点(见附表1)。
城镇新增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初步统计,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703万人,增长2.0%。城镇新增就业23.51万人,增长4.4%,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20万人的预期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461元,比上年增加1882元,增长13.9%。
人均财政收入越过1000元人民币。初步统计,全年财政收入达到475.37亿元,增长17.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3.03亿元,增长19.0%。一般预算支出609.75亿元,增长20.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财政收入越过1000元人民币,达到1025元,标志着广西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生产方面,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生产价格大幅下降,部分地区遭受灾情;工业生产方面,主要表现在煤电油运供求矛盾仍然紧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农 业
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2.1亿元,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709.6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61.4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508.1亿元,增长10.8%;渔业产值143.4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6亿元,增长1.1%。
粮食喜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3350.9千公顷,增长1.1%;粮食产量1516.3万吨,增长2.9%,是2000年以来首次实现恢复性增长,其中稻谷产量1188.1万吨,增长1.8%;玉米产量207.3万吨,增长7.3%。油料产量63.2万吨,增长8.3%。甘蔗种植面积747.6千公顷,增长3.3%;甘蔗总产量5154.7万吨,增长3.0%。蔬菜种植面积1094.4千公顷,增长6.7%;蔬菜产量2118.4万吨,增长9.4%。园林水果产量571.6万吨,增长8.6%,其中荔枝产量33.5万吨,减产8.9%;龙眼产量38.2万吨,增长8.4%;香蕉产量107.4万吨,增长8.9%。
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肉猪出栏3852.8万头,增长7.4%;肉牛出栏188.5万头,增长11.2%;肉羊出栏254.8万只,增长13.8%;家禽出栏6.5亿只,增长13.3%。肉类总产量418.6万吨,增长9.3%,其中猪肉产量300.0万吨,增长7.8%;牛肉产量17.0万吨,增长11.4%;羊肉产量3.7万吨,增长13.8%;禽肉产量95.1万吨,增长13.6%。牛奶产量5.4万吨,增长11.1%。蚕茧产量14.8万吨,增长38.2%。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水产品产量284.2万吨,增长3.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74.0万吨,增长1.6%;淡水产品产量110.2万吨,增长6.9%。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优质稻面积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高产高糖优质蔗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桑蚕、中药材和烟叶等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更趋明显。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909.6万千瓦,增长5.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0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63.02亿元,增长18.9%,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6%,创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增加值833.12亿元,增长22.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44.53亿元,增长14.9%,大中型企业增加值517.18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7.12亿元,增长25.3%;产品销售率97.9%;工业新产品产值288.02亿元,增长1.1%;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48.45亿元,增长28.0%。
轻重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272.09亿元,增长19.5%;重工业增加值561.03亿元,增长24.4%。优势产业成为主要推动力。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9.08亿元,增长39.0%;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22.53亿元,增长31.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3.54亿元,增长13.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46.63亿元,增长3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6.03亿元,增长22.2%;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1.9亿元,增长8.7%。以上优势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2个百分点。
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发展。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18.39亿元,增长18.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1.50亿元,增长14.3%;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8.65亿元,增长9.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90.39亿元,增长2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62.46亿元,增长25.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31.73亿元,增长56.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除成品糖外,钢材、汽车、发电量、水泥和氧化铝等工业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钢材产量519.88万吨,增长37.9%;汽车产量37.72万辆,增长32.5%;发电量446.04亿千瓦小时,增长19.4%,其中火电250.22亿千瓦时,增长24.2%;水泥产量3306.13万吨,增长17.6%;氧化铝产量92.46万吨,增长0.8%;成品糖产量504.34万吨,下降16.9%(详见附表2)。
利润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7,提高4.5点;产品销售收入2448.7亿元,增长24.7%;利税总额289.3亿元,增长13.5%,其中税金156.67亿元,增长19.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2.7亿元,增长7.6%,利润总额在2004年突破100亿元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建筑业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2.02亿元,增长16.8%。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0亿元,增长12.0%;上缴税金13.64亿元,增长5.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322.72万平方米,增长25.7%;房屋竣工面积3832.87万平方米,增长3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初步统计,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5.94亿元,比上年增加512.28亿元,增长40.5%,投资总量和年新增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投资增幅创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创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95.69亿元,增长4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04.54亿元,增长44.3%;更新改造投资275.77亿元,增长38.9%;房地产开发投资287.02亿元,增长35.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22.82亿元,增长53.6%,比上年提高27.9个百分点。
非国有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区国有单位投资完成709.54亿元,增长31.5%;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额1066.4亿元,增长47.2%,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99亿元,增长9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3.77亿元,增长48.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68.46亿元,增长48.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78.93亿元,增长37.1%。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增强。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有67项实现新开工,完成投资510亿元。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进展顺利;龙滩水电站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上汽通用五菱年产30万台发动机等重大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南友高速公路、北海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华银氧化铝一期、平果铝氧化铝三期、金桂浆纸业一期、钦州电厂、防城港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获国家核准或审批,并陆续开工建设。
基础性行业投资继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55.56亿元,增长35.5%,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193.18亿元,增长1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23.83亿元,增长46.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88.18亿元,增长37.8%。教育完成投资40.54亿元,增长57.3%。
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投入回落。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44.87亿元,增长30.4%,增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水泥行业投资33.94亿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回落54.8个百分点;电力投资176.05亿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20.1个百分点。
投资新增生产能力显著。年内新建公路2437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253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40万吨,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45万千瓦,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70万户。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初步统计,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02亿元,增长14.3%,增幅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分所有制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3.71亿元,增长11.0%;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8.66亿元,增长10.6%;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1.97亿元,增长16.3%;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1.32亿元,增长13.8%;联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下降16.5%;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6.98亿元,增长18.6%;外商投资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35亿元,增长11.1%;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5亿元,增长25.8%;其他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42亿元,增长17.4%。
农村消费市场明显加快。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19.16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77.86亿元,增长13.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呈现双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03.69亿元,增长14.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6.50亿元,增长15.2%。
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带动作用增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21.21亿元,增长17.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持续看好。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家具类零售额0.16亿元,增长1.5倍;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27.82亿元,增长23.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74.67亿元,增长24.2%;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1.98亿元,增长20.0%;汽车类零售额71.85亿元,增长12.3%;通讯器材类零售额9.44亿元,增长11.7%。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双双创历年最高纪录。据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1.83亿美元,增长20.9%。其中出口总额28.77亿美元,增长20.1%,延续2002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好势头;进口总额23.05亿美元,增长21.8%。从出口构成看,初级产品出口4.18亿美元,增长10.4%;工业制品出口24.59亿美元,增长21.9%。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0.59亿美元,增长19.6%;来料加工出口1.66亿美元,增长25.3%;进料加工出口2.75亿美元,增长1.2%;边境小额贸易出口3.77亿美元,增长39.4%。
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形势良好。对亚洲出口17.33亿美元,增长17.2%,其中对东盟出口8.31亿美元,增长30.5%,在东盟国家中对越南出口6.44亿美元,增长41.7%;对香港出口3.02亿美元,增长5.8%;对日本出口2.80亿美元,增长10.2%;对韩国出口0.96亿美元,增长10.4%。对非洲出口0.85亿美元,增长27.3%。对欧洲出口5.54亿美元,增长28.4%,其中对俄罗斯出口0.15亿美元,增长54.0%。对欧盟出口5.17亿美元,增长29.0%。对拉丁美洲出口0.73亿美元,增长24.0%。对北美洲出口3.50亿美元,增长15.8%,其中对美国出口3.28亿美元,增长16.7%。对大洋洲出口0.83亿美元,增长42.3%。
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举全区之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进一步深化了与广东、浙江、贵州、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盟各国的合作,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初步统计,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额3.79亿美元,增长28.0%;区外境内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14.5亿元,增长65%。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233万美元,下降74.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503万美元,增长24.9%。
七、交通、邮电、房地产和旅游
全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12.42亿元,增长9.3%;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33.19亿元,增长6.8%;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52.43亿元,增长11.5%。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广西境内铁路营运里程275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20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1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4.02亿吨,增长8.8%,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增长15.6%;货物周转量1194.34亿吨公里,增长9.2%,其中铁路、公路和水运分别增长9.1%、4.7%和17.6%。全年完成客运量5.24亿人次,增长7.1%;旅客周转量589.18亿人公里,增长11.5%,其中铁路和公路分别增长12.8%和11.2%。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6876万吨,增长24.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700万吨,增长24.1%。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63.61万辆,增长19.9%,其中轿车16.03万辆,增长42.0%。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33.49万辆,增长22.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327.62亿元,增长22.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15.9亿元,增长22.9%;邮政业务总量11.72亿元,增长7.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83万门,增长15.6%,其中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73万门,下降36.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69万户,增长7.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8万户,增长2.2%;乡村电话用户311万户,增长17.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21万户,增长16.7%,其中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46万户,下降35.1%。电话普及率39.17部/百人,增长10.0%。
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6.82万平方米,增长1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52.72万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额213.25亿元,增长12.7%,其中住宅销售额172.46亿元,增长13.3%。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内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游客达到6493万人次,增长17.7%;国内旅游收入277.8亿元,增长20.2%。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创历史新高,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46.16万人次,增长29.9%,其中港澳游客19.71万人次,增长22.7%;台湾游客38.85万人次,增长31.6%;华侨游客0.29万人次,增长69.2%;外国人87.31万人次,增长30.8%。国际旅游收入3.20亿美元,增长31.6%。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81.60亿元,增长8.1%。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202.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12.46亿元,比年初增长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61.34亿元,比年初增长14.3%。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056.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0%,其中短期贷款1146.90亿元,比年初增长19.4%;中长期贷款1811.76亿元,比年初增长16.4%。
证券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上市公司22家,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265.14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3.17亿元,增长1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64亿元,增长12.6%;寿险保费收入42.84亿元,增长8.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7.69亿元,增长13.4%。全年赔付额16.93亿元,增长19.1%,其中财产险赔款11.27亿元,增长34.4%;寿险给付2.94亿元,下降13.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给付2.72亿元,增长11.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中,招生数0.46万人,增长27%;在学研究生1.07万人,增长36.8%;毕业生0.17万人,增长11.5%。普通高等教育中,招生数11.67万人,增长11.8%;在校生33.83万人,增长20.4%;毕业生6.49万人,增长29%。中等职业教育中,招生数14.84万人,增长16.9%;在校生37.02万人,增长7.6%;毕业生9.95万人,增长11.9%。普通高中教育中,招生数25.69万人,增长4.9%;在校生69.96万人,增长7.4%;毕业生19.35万人,增长17.2%。初中教育中,招生数81.37万人,下降4.6%;在校生233.91万人,下降3%;毕业生74.54万人,下降0.3%。普通小学教育中,招生数73.46万人,下降3%;在校生452.79万人,下降3.8%;毕业生84.42万人,下降5.5%。特殊教育中,招生数0.16万人,下降30.4%;在校生1.28万人,下降18.5%。幼儿园在园幼儿88.78万人。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区城镇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59万人,增长0.77%。全年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项。“863”计划项目2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7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99项,增长20.2%,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81项,增长22.5%;软科学成果7项,下降50%;基础理论成果11项,增长57.1%。专利申请量2379件,授权专利1225件,共签订技术合同55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41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年末全区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公共图书馆95个,文化馆100个,博物馆49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39个,增长10.3%。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出版量5.8亿份;期刊出版量0.6亿册,增长9.7%;图书出版量1.8亿册(张)。全区共有电视台15座,广播电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8.7%。有线电视用户450.03万户,增长54.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9万户。
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291个,增长2.9%,其中医院、卫生院1753个,下降1.3%。妇幼保健院(所、站)10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62个,下降10.1%。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7万张,增长2.0%。卫生技术人员12.9万人,增长3%,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7万人,增长2.3%。注册护士4.45万人,增长2.8%。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839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2个,增长63.2%;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95人,增长31%。乡镇卫生院1295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09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82万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市)15个,覆盖农村人口数1857.3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84.18万人。
体育事业取新成绩。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广西体育健儿共获得世界冠军6个,创世界纪录3项。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各族人民体质不断提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增长0.74%。全年出生人口70万人,人口出生率14.26‰;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6.09‰。全年净增人口3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7‰。按城乡分,城镇人口1656万人,增长6.84%,占总人口33.62%;乡村人口3269万人,下降2.1%,占总人口66.38%。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587万人,增长1.09%,占52.53%;女性人口2338万人,增长0.34%,占47.47%。按年龄分,0—14岁人口1170万人,增长8.03%,占总人口23.76%;15—64岁人口3284万人,下降2.93%,占66.68%;65岁及以上人口471万人,占9.56%。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6.8元,比上年增加739.3元,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2494.7元,比上年增加189.5元,增长8.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26.2元,增长9.6%,其中食品类支出2730.9元,增长5.8%;衣着类支出469.8元,增长25.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379.4元,增长13.1%;医疗保健类支出381.7元,增长4.3%;交通和通讯类支出647.7元,增长1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66.1元,增长6.1%;居住类支出736.5元,增长19.5%;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214.1元,增长9.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5%,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支出2349.6元,增长21.8%,其中食品类支出1186.7元,增长13.3%;衣着类支出79.5元,增长23.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95.5元,增长47.2%;医疗保健类支出123.4元,增长47.5%;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14.1元,增长5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226.4元,增长26.6%;居住类支出379.6元,增长21.9%;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44.4元,增长18.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1.0%,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2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平方米,增加0.1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8.61万人,增长3.3%,其中在职职工215.29万人,增长2.97%;离退休人员73.32万人,增长4.4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9.89万人,下降2.86%。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5.9万人,增长5.0%。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72.09万人,增长3.7%。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0.08万人,下降65.2%。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12万人,增长5.4%。
十二、城市建设、资源和环境
城市建设继续推进。全区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916万立方米/日,增长3.3%;污水集中处理能力57.85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6.73%,提高0.4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6%,提高1.46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73.5%,提高1.22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长度7525公里,增长4.7%。新增公共交通运营车辆920标台。新建了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7370公顷,增长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9平方米,增长2%。
资源管理取得成效。全年生态退耕8.22万公顷。水资源总量174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536立方米。全区平均降水量1444.3毫米,比常年偏少近一成。全区森林面积981.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33%。活立木总蓄积量4.02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3.64亿立方米。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年末全区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86个,比上年增加6个,增长7.5%,面积1227.1平方公里,增长8.3%;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60个,比上年增加3个,增长5.3%,面积达514平方公里,增长11.9%。全区已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面积744.5万公顷。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2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1.5万公顷,增长0.7%。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的广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1:
2005年广西物价指数
类 别 | 指数(上年=100) |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2.4 |
城市 | 103.0 |
农村 | 101.6 |
食品 | 102.7 |
#粮食 | 101.6 |
烟酒及用品 | 99.9 |
衣着 | 97.1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99.9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0.2 |
交通和通讯 | 101.1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6.6 |
居住 | 104.0 |
服务 | 108.0 |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 100.1 |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 104.9 |
四、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 108.2 |
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 101.4 |
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101.1 |
附表2:
2005年广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机制糖 | 万 吨 | 504.34 | -16.9 |
发酵酒精 | 万 升 | 27798.93 | 29.3 |
罐头 | 万吨 | 17.20 | -9.6 |
卷烟 | 万箱 | 106.90 | 4.8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 吨 | 125.37 | 22.7 |
原煤 | 万 吨 | 700.34 | 29.7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446.04 | 19.4 |
粗钢 | 万 吨 | 496.29 | 55.3 |
钢材 | 万 吨 | 519.88 | 37.9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 吨 | 66.63 | 4.1 |
氧化铝 | 万 吨 | 92.46 | 0.8 |
水泥 | 万 吨 | 3306.13 | 17.6 |
纯碱 | 万 吨 | 0.27 | -50.2 |
化肥(折纯100%) | 万 吨 | 84.02 | 9.6 |
化学原料药 | 吨 | 5448.85 | 36.0 |
内燃机 | 万千瓦 | 4470.09 | 17.9 |
汽车 | 万辆 | 37.72 | 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