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线数据
x中国宏观月度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全国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分省数据
x中国城市统计数据
x中国县级统计数据
x中国行业月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1999-2002)
x中国区域图形数据
x世界经济统计数据
免费数据
4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4中国行业概况
4中国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委托咨询

◆您的位置:数据中心 > 财经资讯 > 正文
 
05年11月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

http://data.acmr.com.cn  2006/1/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一、一致合成指数轻微下降,经济景气保持较为旺盛水平

    1.反映经济总体变动趋势的一致合成指数在11月份略有下降,表明经济景气上升力量减弱

    2002年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以来,一致合成指数曾连续20多个月持续上升,至2004年3月达到本轮扩张期的顶峰。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从2004年4月开始,经济景气出现持续回落的态势,到2005年3月下降12个月,说明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05年3月到达近期谷底之后,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一致合成指数连续8个月回升,到10月份达到年度高点后,11月份出现轻微下降,说明经济景气反弹的状况可能将出现转折,但是否就是一个峰值,还不能完全肯定。

    从一致合成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经过季节调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M1和财政收入增速都有所提高,其中财政收入增速提高幅度较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大体上与上月持平,略有下降;但由于发电量同比增速因上年同月增速较高、下降幅度较大。因此,导致一致合成指数出现轻微下降。

    2. 先行合成指数继续明显下降

    先行指数在去年6月份之后持续上升一年时间之后,在今年6月份达到近期峰值后,连续5个月出现下降,并且下降势头较猛。从先行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经过季节调整之后,财政支出的增幅仍在提高;沿海港口吞吐量增幅保持略有提高的态势;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生铁和钢产量增速在近几个月连续明显下降;作为逆转指标的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增速近几个月也连续提高;由于下降指标多于上升指标,且下降指标下降的势头较猛,各项指标变化的合力形成了促使先行指数较快下降的力量,因此,先行指数继续出现较快下降的势头。

    3. 先行扩散指数从上向下穿过50%线,印证先行合成指数的峰值,但一致扩散指数保持高位

    经过移动平均后的先行扩散指数于2005年10月从上向下穿过50%线,印证了先行合成指数在2005年年中发生转折,形成近期峰值。从经过移动平均后的一致扩散指数的变化来看,4月份一致扩散指数从下向上穿过50%线,印证了一致合成指数在2005年3月份形成近期谷底,此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6月份以来虽然上升势头减缓,但仍然位于高位。由于一致扩散指数没有出现下降,而且一致扩散指数本身究竟是不是达到了峰值现在还难以判断,因此,我们目前还不能轻易将一致合成指数出现的轻微下降判定为峰值的出现,清楚的结论需要等待后几个月变化的情况来确定。

    4.综合警情指数在绿灯区继续反弹,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综合警情指数在2004年4月份达到峰值以后,5月份以后呈现下降趋势,在2004年9月回到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绿灯区后继续下滑。2005年一季度后,出现反弹,二季度之后出现较快上升势头,8月份已经上升到绿灯区中线上方,但此后综合警情指数上升势头减弱,目前综合警情指数位于绿灯区上部、距离绿灯区和黄灯区分界线很近的地方。综合警情指数的位置表明,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仍然位于稳定增长的区域。

    二、主要经济指标变动趋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反弹但力度减弱

    经季节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反弹。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前高后低的趋势刚好相反,今年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30.5%,处于红灯区的下沿,并且已经是自1-3个月的低点以来连续8个月的反弹,只不过反弹的力度逐渐减弱。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际增速与经季节调整后的趋势基本一致,持续反弹。据统计,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7.8%,比1-2月份的低点高3.3个百分点,比1-10月份增长0.2个百分点。但11月份当月的增长率为29.3%,明显高于累计增速,这主要是受去年基数变化的影响。在这一因素影响下,预计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仍会出现较大的增幅,但这不会对全年指标产生太大的影响。

    反映在各行业上,利润高增长的行业,以及电力、铁路等前几年的瓶颈产业仍是投资的热点行业。1-11月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同比增长75.5%,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1.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7.3%,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8.3%,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增长26.8%,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5.8%,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37.6%。由于“十一五”规划的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启动,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但大的项目还没有启动。据统计,截止到11月末,5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16.1万个,同比增加29209个,占在建项目的70%。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略有下降,继续在绿灯区运行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2.4%。虽然从名义增长率来看,比10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经过季节调整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前几个月大体持平,仍位于绿灯区中部。

    从城乡市场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880亿元,同比增长13.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029亿元,增长10.9%,继续呈现城市快于农村的格局。从主要商品来看,化妆品类增长19.4%,通讯器材类增长32.0%%,汽车类增长2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8%,较上月有明显下降。

    3.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1-11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25.6%,与前10个月基本持平,继续处于黄灯区的下沿。然而,由于我们选取的是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指标,没有反映出进出口增速间的差异和贸易差额的变化幅度。事实上,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之所以处于相对温和的增长水平,主要是由于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增速。

    反映在统计数据上,进口增速已经从低点开始上升,出口增速从高点回落,进出口增速差明显缩小,但仍在10个百分点以上。据统计,1-11月份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增速分别为17.1%和29.7%,虽然由于出口增幅回落和进口增幅上升,进出口增速差有所回落,但进口和出口增速差仍然在12个百分点以上。同时,由于进出口贸易总量不断扩大,近几个月的月度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从贸易方式上看,11月当月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5.1%和15.0%,两者相差较小。但由于前几个月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明显小于一般贸易出口增速,从而导致前11个月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速分别为30.9%和12.1%,一般贸易顺差也增至319亿美元,占全部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一强。相比之下,11月当月加工贸易进口增速为26.3%,明显超过19.6%的出口增速,虽然这不会改变前11个月的累计增速,但这种情况以前也是很少见的。随着“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快,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的进口将增加,预计进口增速将处于较高的增长区间。

    4. 工业增加值在较高增速上波动趋于平稳

    经季度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经历了2004年前高后低的增长后,2005年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增长。然而,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趋于稳定,今年前11个月经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6.5%,仍然位于红灯区。至11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已连续五个月保持16.5%左右的增长幅度,这种态势是2001年以来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即在较高的增速上不断趋于平稳,但这是否已经进入新的平衡还需要以后的数据进一步证实。

    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细微变化,这可能是经济走势趋稳的一个重要表象。统计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4%,其中重工业增速为17.0%,轻工业增速为15.2%,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较第三季度有所收窄。与此同时,11月份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6%,快于1-11月份累计增速0.2个百分点。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11月份累计增速快1个百分点,主要是轻工业增加值加快所致,这种情况在今年还是首次出现。据统计,11月份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3%。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增幅下降,可能是经济走势趋稳的另一个重要表象。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81%,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相比于10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08%,下降0.27个百分点。但同时,出口交货值仍保持较高增长,11月份增速为21.7%,高于10月份增速1.9个百分点。这表明外部需求在工业产品需求中的作用进一步上升,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外需增长的阻力将进一步增加。

    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在黄灯区高位平稳运行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7%,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继续呈小幅回落态势。季节调整后,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为28.0%,与上月持平,在黄灯区上沿呈高位平稳运行态势。

    11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11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61,比上月0.96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7点。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4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分类别看,新增利润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煤炭、通用设备、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4.3%、69.2%、37.5%、109.5%和86.7%;钢铁行业增长3.9%,化工行业增长8.6%,电力行业增长1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20.2%,化纤行业下降29.3%,建材行业下降4.2%,电子通信行业下降2.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238亿元。

    6. 财政收入在红灯区内继续上升

    11月当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上月回落8.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0.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5.9%,比上月提高1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收支相抵,当月出现财政赤字967亿元。经过季节调整后,财政收入预警指标继续在红灯区运行。

    1-11月,全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达年初财政预算收入的99%,主要税种收入如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已完成全年预算的98%左右。部分税种收入如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已提前完成全年预算。

    当月财政收入增速较上月下降主要是由主体税种增幅下降造成的。11月,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增速均较上月出现不同幅度的回落。而作为财政收入的减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增速略有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当月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增速均明显回落。但由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较去年有很大幅度的下降,最终造成本月财政收入增速仍高于去年同期。

    1-11月,全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占年初财政预算支出的78.5%。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速今年下半年以来明显放缓。农业、文教、社会保障等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7.货币供应量再次小幅回升

    11月份,经过季节调整后,预警指标M1增速再次小幅回升,但目前仍位于浅蓝灯区。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均有所加快。1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8.3%,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M0余额同比增长10.9%,增幅比上月末高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当月现金净投放516亿元,同比多投放385亿元。就目前M2、M1增长势头来看,全年M2增长将超过年初预定目标,而M1增长目标将难以实现。据预计,全年M2和M1将分别增长约18%和14%。

    从结构上看,M2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是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近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造成的。但11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11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8%,比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有所提高,支撑M1增速明显回升。11月末,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3.2%,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为今年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M1增长提速使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继续得以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1月末货币流动性比例为35.6%,比上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

    8、人民币贷款进入绿灯区

    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1%,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经过季节调整后,预警指标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回升,目前已进入绿灯区。1-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投放22090亿元,同比多投放2400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规模在2.4万亿左右,低于年初预定目标。就不同期限的贷款增长来看,11月末,中长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6.7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2%,增幅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当月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多增1265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57亿元。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多增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而中长期贷款少增有利于控制投资过快增长,贷款期限结构的改善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意图。

    当月人民币贷款多增较多,贷款投放继续向非金融性公司倾斜,居民户部门贷款持续少增。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51亿元,同比多增756亿元,主要是非金融性公司贷款同比多增948亿元。其中,非金融性公司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增674和591亿元,多增较多。这一投放倾向折射出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和投资是产品的供给方,而居民消费是最终需求方。贷款结构的这一变化,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流向产品供给者,而非产品消费者,也意味着产品供给增长的速度明显高过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速,市场供大于求,生产过剩的问题将加剧。

    9.CPI涨幅继续轻微反弹,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继续下降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比9月份1.2%的涨幅高出0.1个百分点;延续了上月CPI反弹的势头。经过季节调整后,CPI涨幅目前处于绿灯区和浅蓝灯区的分界线附近。

    从环比价格来看,近三个月的环比涨幅差别较大,其中9月份的环比涨幅比较高,达到0.7%;到了11月份又变为0.3%的降幅;但这种波动主要是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之后, 9、10、11月份的环比价格都出现小幅下降,环比折年率涨幅由二季度各月的3%左右下降到9、10、11月份的负1%左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确下降势头。

    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继续保持明显下滑的势头。工业品出厂价格11月份比10月份降低0.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11月份比10月份降低1.1个百分点;同比涨幅的下降都很大。

    10.发电量增速持续下行,三年半来首次从黄灯区进入绿灯区

    11月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2041.89亿度,同比增长10.9%,比上月9.4%的同比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但是,经季节调整,11月份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增速为9.6%,比10月份的10.5%下降0.9个百分点,自2002年5月份进入黄灯区以上运行达3年半之久后首次由黄灯区进入绿灯区。

    从10个警情指标的情况来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3个指标位于过热的红灯区;进出口总额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个指标位于趋热的黄灯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发电量、CPI和消费品零售额4个指标位于正常的绿灯区,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是2004年年中以来首次从趋冷的浅蓝灯区转到正常的绿灯区; M1继续位于浅蓝灯区。总体上看,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未来趋势与政策建议

    根据先行和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和一致扩散指数的变化情况,综合警情指数的位置及其变化情况,虽然我们还不能判定经济将进入下降阶段,但各种指数给出的综合信息表明,经济进入下降阶段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根据先行和一致合成指数的超前滞后关系,一致合成指数的峰值可能已经形成或将会在明年初形成,据此判断,明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出现下降。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面向新的五年规划的重要转折时期。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5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已成定局。即将到来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在这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针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从税收、收入分配、教育与医疗改革入手,多管齐下,促进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

    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是“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居民消费,主要应立足于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其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近年来我国在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增幅相对较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没有向居民倾斜的情况下,再分配对农村居民收入没有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此同时,近年来教育、医疗等项改革使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加之信贷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有限,以及受房价上涨等的影响,在收入增长幅度不快或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额的住房、教育和医疗支出挤占了居民的正常消费。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了少数富裕阶层的奢侈性消费与占人口相当大部分的低收入阶层日常消费无法满足共存的情况,反映在资金上就是居民储蓄的迅速增长与消费的不足。正因如此,单项改革对促进居民消费收效不大。促进居民消费应该多管齐下,各个部门应该对照现有的体制与政策,像对待世贸规则一样,把促进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的增长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衡量社会公平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手段,从税收、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改革入手,排除一些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2.完善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进行适当的补偿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性产品的供给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放眼国际市场,同时更要理顺国内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建立资源性产品的开发补偿机制。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管制过多、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与国际市场并未完全接轨、资源开发税率过低、对资源开发地区没有进行有效的补偿等,问题的核心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真正反映价值。我国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现行的定价机制忽视了对中西部资源产地的补偿,等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东部发达地区进行资源补贴,同时还要承担环境污染带来的治理成本。完善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适度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资源税的税率,通过税收返还增加对资源开采地区的投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在开发、使用阶段的节约,还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增加中西部资源大省地方财政的实力。

    3.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单位商品出口额创造的利润越来越低,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仍然依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此同时,占进出口贸易额一半左右的加工贸易升级缓慢,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不明显,加剧了能源、运输等供给紧张的状况和对外贸易摩擦。因此,现有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我们认为,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首先,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资与当地企业的结合;其次,不能把外贸的高增长完全建立在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工人工资应该包括养老和医疗保险部分的支出;三是应该组建一些行业商会,增加与外商的谈判能力,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四是调整现有的对外商的优惠政策,把税收等优惠政策向对国内转移技术、延长产业链条的外资企业倾斜。

    4.依托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难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条中处于低端的重要原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多途径,但相对于自主研发,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投入少、见效快。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许多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需要进口大量国外先进、大型成套设备,这是提高此类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的难得时机。要克服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病,依托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在项目招标过程中要积极为以后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鼓励专利技术的引进;其次不要盲目贪大求洋,要鼓励国产设备的使用;三是要保证消化吸收阶段必要的资金投入。

】【10549字】【1806次】


相关资讯:
  • 11月份工交经济运行情况(2005/12/28)
  • 1-11月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05/12/12)
  •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2005年11月)(2005/12/23)
  • 1-11月份全国工业利润增长20.1%(2005/12/22)
  • 去年GDP近16万亿 比年快报增加16.8%(2005/12/20)
  • 我国GDP总量和结构均有新的变化(2005/12/20)
  • 2005年1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2005/12/20)
  • 前11月我国投资增长27.8% (2005/12/16)
  • 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2005/12/15)
  •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2005/12/14)

  •  集团首页 | 统计数据服务 | 行业分析与报告 | 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 | 企业调查与营销服务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04 ACMR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
      京ICP证050875号 京ICP备05020597号 IP:18.19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