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券商海通证券日子并不好过,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其日前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较上年同期280亿元下滑超过15%;净利润相比去年则几近“腰斩”,仅52.12亿元,较上年同期86亿元下滑39.5%。基本每股收益也从2017年的0.75元下滑至0.45元,下跌40%。
然而在净利润连连下降的同时,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海通证券的房产投资则与净利润呈逆向发展,2018年下半年,其房产投资从1657万元暴涨至2.67亿元,涨幅超15倍,与2017年同期相比,也超出近2.5亿元。
与此同时,海通证券募资200亿元的巨额定增也引发市场关注,海通证券解释为增强公司资本实力。
“在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券商自身很多问题都会凸显,不过,在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投资还保持强势增长,也侧面说明了该公司对主业不太有信心,而需要靠房产投资粉饰报表”1月25日,一位券商投资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
净利下降近四成
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是上海海通证券公司。公司于1994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证券公司。
海通证券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之一。公司主营除证券经纪、投行、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外,还主营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PE投资等创新业务。
其业绩预告显示,作为曾经的“学霸”,海通证券成绩并不理想,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下滑15.46%;净利润方面,2018年实现净利润52.12亿元,同比下滑39 .52%,降幅接近四成。
与此同时,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海通证券的基本每股收益也预计从2017年的0.75元下滑到2018年的0.45元,下跌4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亦下降了3.13个百分点。
主业艰辛突围的同时,海通证券开始发力其他投资领域。
长江商报记者从海通证券三季报看到,其房产投资从年初的1657万元暴涨至2.67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也超出近2.5亿元,其长期股权投资在明显收缩,比同期下降28%。然而,多方投资努力下,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三季报的投资收益相对于去年接近腰斩,长期借款也从年初的289.9亿元上升到337.6亿元。
216亿元回购无疾而终
近年来,海通证券在港股和债券市场的融资举动不断。
2012年4月27日,海通证券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10.6港元,总计发行13.52亿股H股,加上之后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发行1.27亿H股,总计H股上市募资156.77亿港元。
两年之后,海通证券又进行了H股定向增发。2014年12月21日,海通证券向7名特定承配人发行19.17亿股新H股,认购价为每股15.62港元,募资额达到了299.43亿港元。
在债券融资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通证券未到期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余额为310.9亿元,而海通证券已发行的三期公司债券募资90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或补充营运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海通证券去年中报称公司获得银行授信额度共计约5000亿元,已使用额度约1800亿元,未使用额度超3000亿元,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达到了1093.07亿元。
海通证券还需直面众多股民对其216亿回购计划食言的道义指责。
2015年7月8日,海通证券拟回购公司A股或H股不超过11.5亿股,回购A股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18.80元/股,预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超过216亿元。但在2015年11月2日,海通证券称债券持有人会议上,未能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拟进行部分A股或H股股份的回购》的议案形成有效决议,决定终止计划,回购无疾而终。
募资200亿元回血
纵向对比海通证券最近三年的年报,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其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下滑态势。2015年、2016年、2017年,海通证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48元、0.70元、0.7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56%、7.39%和7.56%。
由于海通证券的自营业务急需增量资金支持,在2018年4月26日,海通证券公布了公司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16.1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如今,该计划已于去年年底得到证监会的批复。
海通证券也坦承,虽然公司净资产水平在国内券商中名列前茅,但原有的资本优势正逐步消失,此次定增有助于公司增强资本实力,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维持优势。
就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海通证券的内控问题也引起市场重视。
证监会消息显示,海通证券前员工朱益宇因违法持有、买卖股票被罚没1086万元,同时禁入证券市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