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597元(折合1049.5美元),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预定目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4779元/人。“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5.6∶36.4∶38.0变化为2005年的17.9∶41.6∶40.5。
市场物价涨幅回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农产品生产价格下跌1.3%。
从业人员稳定增加。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669.6万人,比上年增加64.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783.3万人,减少49.8万人;第二产业783.9万人,增加49.8万人;第三产业1102.4万人,增加64.4万人。年末在岗职工314.7万人,比上年减少10.1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32.6万人,增加3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比预期目标多2.4万人。下岗人员再就业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加大;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二、农业
2005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988.1千公顷,比上年扩大261.3千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800千公顷,扩大4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03.1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81.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64.9千公顷。
受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农产品有所减产。全年粮食产量2605.3万吨,比上年减产137.7万吨,下降5%,但仍保持常年偏好水平;油料产量270.7万吨,下降9.7%;棉花产量31.1万吨,下降20.7%;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营造林面积75.7千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382.9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80.8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122.1万吨,增长1.7%;水产品产量177.6万吨,增长3.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98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农用拖拉机218.5万台,增长4.2%;农用运输车60.7万辆,增长2.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5.7万吨,增长2.9%。农村用电量64亿千瓦小时,增长7.7%。有效灌溉面积3330.1千公顷,新增26.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8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61.6亿元,增长21.9%。集体企业增加值34.9亿元,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77.2亿元,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11.5亿元,增长14.2%。重工业增加值941.9亿元,增长23.6%;轻工业增加值431.6亿元,增长21%。
全省37个工业大行业中,有34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2.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22.1亿元,增长21.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6.9%,钢及成品钢材分别增长19.1%和18.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0.2%,汽车增长48%,家用电冰箱、洗衣机分别增长48.7%和40.9%。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实现利税468.4亿元,增长10.7%,其中利润203亿元,增长6.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7.9,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4亿元,增长2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0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39.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815.3万平方米,增加56.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城镇投资2139.1亿元,增长32.7%;农村投资381.9亿元,增长26.4%。“十五”时期,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年均增长23.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一产业投资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5.6%;第二产业投资993亿元,增长40.4%,其中煤炭开采业投资增长67.1%,电力、热力投资增长近1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下降3.6%;第三产业投资1493.7亿元,增长25.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78.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59.4亿元,增长31.2%;商品房销售额423.4亿元,增长66.2%。
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施工项目10327个,比上年增长46%,其中新开工项目7390个,增长52.2%。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583项,总投资规模5433.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25.3亿元,其中省政府直接调度的2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18.8亿元。奇瑞第二发动机厂、江汽重卡、安庆电厂、庐江—铜陵高速公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宣杭铁路复线等95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小城镇建设继续加强。全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100亿元。全省小城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为92%。省政府确定的200个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当年投入61亿元,镇区道路铺装率提高到81.2%。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41.2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23.8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97.1亿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240.7亿元,增长13.3%。“十五”时期,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
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继续升温。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86.6%,汽车类增长1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4%,通讯器材类增长4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5.9%,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81.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效益状况稳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3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32.3亿元,增长3.9%;毛利率8.2%,费用率3.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出口51.9亿美元,增长31.8%;进口39.3亿美元,增长20%。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两者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3.7%提高到49.3%。“十五”时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300.7亿美元,其中出口169.3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2.2%和19%。
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2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5亿美元,增长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亿美元,增长26%。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5亿美元,增长1.1倍;完成营业额2.8亿美元,增长32.9%;当年外派劳务人员5720人。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6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3%;接待国内游客4684.1万人次,增长8.2%。旅游总收入308.6亿元,增长16.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5亿美元,增长29.3%;国内旅游收入289亿元,增长15.6%。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445.4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55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5%。其中,铁路876.6亿吨公里,增长1.6%;公路422.7亿吨公里,增长20.8%;水运259.7亿吨公里,增长9.4%;民航0.37亿吨公里,下降5.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807.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铁路301.8亿人公里,增长6.8%;公路481.2亿人公里,增长12.7%;水运0.31亿人公里,下降36.9%;民航23.8亿人公里,增长10.7%。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80.5万辆,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私人汽车35.4万辆,增长27.5%。民用轿车保有量21.3万辆,增长30.2%,其中私人轿车11.3万辆,增长51.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4.1亿元,增长26.6%;邮政业务总量19.7亿元,增长0.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11.2万门,比上年增加136.6万门。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349.5万户,增加15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46.9万户,增加173.5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38.9部(含移动),增加5.4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93.5万户。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省财政收入迈上600亿元新台阶,达到6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3.8亿元,增长21.7%。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增值税增长48.1%,营业税增长29.6%,企业所得税增长16.7%。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全年财政支出700.4亿元,增长16.4%,其中基建支出增长23.2%,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17.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增长21.4%。“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3%。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599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88.9亿元,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61.4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08.7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1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7.6亿元,增长14.6%。其中,短期贷款2247.1亿元,增长7%;中长期贷款1745.7亿元,增长25.6%。
证券市场发展稳定。全年发行新股1只(A股),筹集资金1.5亿元。到2005年末,全省上市公司4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79.9亿元。
保险市场稳步扩大。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0.7亿元,增长16.3%;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02.5亿元,增长6.6%。赔款和给付30.4亿元,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6.1亿元,增长16.1%;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4.3亿元,增长2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9个,当年招生8198人,在学研究生21505人,毕业生4148人。普通高校81所,当年招生19.9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11.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7.6万人,在校生63.3万人。普通高中760所,招生43.5万人,在校生117万人,毕业生30.1万人。普通初中3188所,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44万人,毕业生112.5万人。小学20142所,招生81.5万人,在校生584.1万人,毕业生116.2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7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4%和0.73%。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91.9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8.6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5%。科技机构932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29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8万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部属实验室13个。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R&D)45亿元,增长2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8%。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46项。主要科技成果有:奇瑞7080/7110系列轿车、优质多抗西瓜专用型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等。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516件,授权专利193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20.7%。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113项,成交金额14.3亿元;其中流向本省的技术2982项,金额8.8亿元。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全省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36个,其中系统内90个,国家检测中心2个。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5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55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2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7.4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05项。
测绘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省测绘档案资料馆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7895张,大地控制点成果10520个(含GPS点),利用档案资料369卷(盒),航空摄影底片11023张,底片69筒(卷),航空航天影像数据光盘476盘。省测绘局所属单位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48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群众艺术馆14个,文化馆100个,公共图书馆85个,博物馆42个。广播电台17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3座,电视台17座。全省有线电视用户300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全年出版报纸97种,总印数87000万份;期刊(杂志)177种,总印数5000万册;图书3900种,总印数24000万册;电子、音像出版物806种,出版数量944万盒(张)。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国家档案馆124个,馆藏档案资料650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9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9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9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1.7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5万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6.7万人,注册护士4.7万人。乡村卫生室2.3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5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95%。全省共有16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614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共获得22.5枚金牌、27枚银牌和29枚铜牌,其中,世界冠军2个、世界亚军3个。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夺得7枚金牌、5枚银牌和7枚铜牌,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18位。全年国际运动健将发展数为1人,运动健将发展数为35人,一级运动员发展数为86人;国家级裁判员发展数为15人,一级裁判员发展数为12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为1887人,其中国家级6人,一级735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全年共举办万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80多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上年上升0.8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7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2‰,上升0.08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516万人。城镇化率为35.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0.7元,比上年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367.7元,增长11.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0.9%,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9.8%,衣着支出增长19.7%,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6.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上年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6元,增长21.1%,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6.1%,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20%,居住支出增长1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平方米。“十五”时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4%。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69.6万人,比上年增加105.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4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60.3万人,全年为46.8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上年增加2.2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87万人,增加24.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74.4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12.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省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4.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7万人。全省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750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7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7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进展。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38种(含亚矿种,下同)。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04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80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665项,完成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1300平方公里,1∶25万国土资源大调查1.8万平方公里,新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1种。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级环境监测站75个。监测的17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75个,面积850.6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67个,面积501.1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底,全省环保“十五”规划项目共完成投资164.7亿元。
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总数累计30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5个、县级1个。年末森林面积3600.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258.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55.4万立方米。
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以Ⅳ类为主,与上年基本持平;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以Ⅱ类水质为主,属优良水质,主要支流整体水质为中度污染;巢湖湖区水质较上年略有好转,支流整体水质变化不大;新安江干、支流水质整体良好,水质均为Ⅲ类。
全年全省发生火灾事故9182起,直接经济损失3393万元;发生交通事故17474起,造成444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512万元。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省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
5、2000-2004年生产总值及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已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作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