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9659亿元,同比增长11.02%,增幅较前4个月扩大了1.3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人身险负债端持续得到改善,1月至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达到4.02%、7.73%、8.85%和9.63%。在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看来,保费增速持续提升主要是由于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储蓄类保险产品吸引力有所提升。此外,受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影响,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销售升温。
“炒停售”推动寿险增速加快
寿险成为拉动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的重要险种。今年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的寿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15812亿元,同比大增13.19%,增幅较前4个月扩大了1.44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两年新高。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离不开将近3个月的“炒停售”。
今年3月以来,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销售量大增。不管是银行网点、代理人朋友圈还是中介平台都在借“预定利率3.5%的产品即将停售”噱头疯狂揽客,叠加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保本保息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契合了当下消费者的理财需求,竞争力继续提升。
多家券商研究团队表示,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与产品定价息息相关,通常预定利率越低,产品价格相对越高。根据东吴证券非银团队计算,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保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
事实上,预定利率下调是大趋势。从金融行业整体来看,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在2022年经历了两次集中下调之后,今年4月,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再次进行了调整;6月,六大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各大银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正式进入了“2字头”时代。
而在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止一次调整人身险预定利率。不少机构测算,按照3.5%的预定利率,加上经营费用,保险公司要想盈利,投资收益率至少要长期保持在5%至6%以上。原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资金整体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仅为1.83%。因此,防范化解利差损,调整预定利率势在必行。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寿险的本质功能首先是保障,投资并非其首要作用。东吴证券非银团队认为,中期来看,预定利率跟随评估利率下行,保险公司分红险占比将提升,传统险业务占比将下降,虽然储蓄型业务吸引力略有下降,但分红险占比提升有望缓解人身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压力。长期来看,有望引导人身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
据开源证券研报预计,随着疫情后居民储蓄型产品需求释放及供给端寿险转型逐步见效带动,2023年全年储蓄型产品需求仍能保持相对高位,保障型产品需求或随居民收入预期改善而复苏。
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641亿元,同比增长3.85%。尽管相较于此前双位数的增速较为乏力,但从发展趋势看,健康保险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中。今年1月至4月,人身险公司健康保险保费增速分别为-2.52%、2.08%、1.15%和2.03%,整体增速处于回升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为辅的格局。但在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广泛覆盖的同时,我国直接医疗支出中商业健康保险赔付占比实际较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金额约为0.36万亿元,在医疗支出中占比仅为7.5%。商业健康保险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数据来源匮乏、定价方法简单等问题。
为更好解决上述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盼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5月发布了《商业健康保险目录建设方法论探索——商保目录二期项目报告》,这一报告在梳理卫生政策、商业保险、医疗服务、药品器械等相关行业代表的意见后,将行业级商保目录的核心功能定义为汇聚信息和服务准入两个方面,并对目录制定方法论及目录落地试点方案进行了探索。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在探索建设商保目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二是为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功能,推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共享,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的协议(征求意见稿)》,平台将在政策性业务、药品目录、支付结算情况等六个领域开展合作。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认为,若医保数据共享放开,有望在产品开发与精算定价环节提升精细化水平,赋能保险产品持续升级,提升精算定价能力。商业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获取高质量数据将更加便利,有效降低商业保险与医保之间由于数据口径差异导致的数据治理及加工流程成本,有效简化投保、理赔流程,降低保险机构调查成本,提升理赔效率,实现商业医疗保险的即时结算。
公司分类监管持续升级
不难看出,上半年人身险业保费收入持续改善,但随着预定利率调整等原因,人身险市场将面临一场“恶仗”。接下来,人身险市场如何遏制恶性竞争,坚持高质量发展?
根据原银保监会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给今年保险业工作定的调子,须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和风险处置,坚决整治恶性竞争乱象,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
为强化监管评级结果运用,推动人身险公司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原银保监会就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在业内征求意见。据悉,该意见以风险为导向,将监管评级结果与监管措施相结合,对人身险公司提出专门的分类监管措施。根据评级的不同,监管频次和监管手段就会不同。
例如,在业务范围方面,支持Ⅰ类公司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专属养老产品、费率可调型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开发等对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要求较高的创新业务,而Ⅴ类公司则不得开展此类业务;此外,还要由监管机构审慎决定暂停人身险公司万能型保险和扩展类业务。在资产端投资方面,对Ⅰ类公司主要通过非现场监测方式开展资金运用监管,对Ⅴ类公司则要加强资金运用非现场监测频度、现场检查力度并采取贴身监管措施。
人身险公司要想获得更自由宽广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从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资金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等方面苦修“内功”。
回顾2023年上半年,我国人身险业逐渐回暖,基本面超预期向好,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研报预计,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代理人展业稳步推进,人身险收入增速不断改善。同时,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和地产政策改善,保险公司在投资端的收益也有望进一步增厚。(记者 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