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线数据
x中国宏观月度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全国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分省数据
x中国城市统计数据
x中国县级统计数据
x中国行业月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1999-2002)
x中国区域图形数据
x世界经济统计数据
免费数据
4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4中国行业概况
4中国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委托咨询

◆您的位置:数据中心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央行人事布局初定 汇金公司执掌5000亿外汇储备

http://data.acmr.com.cn  2004/9/27  中国经营报


金融界人事调整上周又出新消息:谢平接替胡晓炼,成为汇金公司第二任总经理。

在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谢平首次以汇金公司总经理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而在此前8月26日中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作为汇金公司总经理发言的还是胡晓炼。

观察人士指出,谢平出任汇金公司总经理,并不像媒体所预测的那样:是央行人事调整的开始,实际上央行人事调整即将接近尾声,我国金融业可能由此揭开新的篇章。

央行人事布局初定

最近两个月,央行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

8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易纲、办公厅主任刘士余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胡晓炼,同时被提升为央行行长助理。8月19日,国务院任命原审计署副审计长项俊波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接替适龄退休的刘廷焕副行长。

当胡晓炼被提升为央行行长助理的消息公布之后,就有业内人士猜测,胡极有可能辞去汇金公司总经理职务而专心于央行工作,此次谢平走马上任汇金公司总经理,也让这种猜测变为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谢平长期担任央行研究局局长,在2003年央行三定方案出台之后,出任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之后是成立于2003年年底的汇金公司10名董事之一。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眼中,“谢平无疑是一位适合的汇金公司总经理人选”。据赵锡军介绍,谢平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对金融业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都很有研究,是位“难得的学者型官员”。

当前,我国金融业正面临着不少新问题,需要有经验的人提出应对之策。在这些问题当中,解决国有银行的出资人问题,对于推进国有独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显得尤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汇金公司在解决了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的同时,又带来其他问题,比如汇金公司的“虚壳”问题。

因此,“要解决汇金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既有深入研究能力,又有前瞻性眼光的金融专家。”赵锡军评价。

汇金公司职能增加?

谢平上任汇金公司总经理,是否意味着目前只有股权管理职能的汇金公司可能由“虚壳”变成“实体”,从而拓展其职能?

此前汇金公司董事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曾向媒体表示:“其实,汇金公司的准备工作也进行了很长时间。我们是依法注册的,我们是实体公司,公司的架构已经初步建立,但细节目前还不便披露。”

可惜的是从那次表态之后,郭树清董事长就再也没有过进一步的阐述,这也引发了对汇金公司职能增加的种种猜测。业内人士分析,最可能实现的职能有两种。

一种是由汇金公司承担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与催收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管理公司”。

还有一种就是允许汇金公司参与管理我国已近5000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虎杰投资咨询首席分析师张寅就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之一。

张寅表示,目前管理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和财政部等部门,但是,要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还是让有国有独资背景的汇金公司进行管理更为合适。

不过,赵锡军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赵锡军认为,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是一种很特殊的管理,国家外汇储备主要是要应对国家的不时之需,因此首先要保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然后是流动性,最后是赢利性。在操作上需要组合管理以协调三者的关系。

赵锡军指出,如果由某家公司来运作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话,公司运作首先考虑的会是赢利,然后才是安全性和流动性,那么这种操作就可能会给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带来某种隐患。(石海平)


】【2460字】【23次】


相关资讯:
  • 央行可能由资金净回笼操作转为向市场投放资金(2004/9/23)
  • 发改委:4季度CPI涨幅有望回落 加息未必有益(2004/9/23)
  • 统计显示:8月份券商收入跌至今年最低(2004/9/20)
  • 8月末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1万亿(2004/9/20)
  • 央行最新调查报告披露中小企业融资“新三难”(2004/9/17)
  • 8月固定资产投资回落 加息派失去重要支点 (2004/9/17)
  • 央行负责人表示: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2004/9/16)
  • 央行公布8月金融运行数据存款增幅连续7个月下降(2004/9/15)
  • 央行:8月份贷款增速有所回落储蓄存款继续少增(2004/9/14)
  • 8月份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减缓(2004/9/14)

  •  集团首页 | 统计数据服务 | 行业分析与报告 | 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 | 企业调查与营销服务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04 ACMR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
      京ICP证050875号 京ICP备05020597号 IP:3.134.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