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线数据
x中国宏观月度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全国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分省数据
x中国城市统计数据
x中国县级统计数据
x中国行业月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1999-2002)
x中国区域图形数据
x世界经济统计数据
免费数据
4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4中国行业概况
4中国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委托咨询

◆您的位置:数据中心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十五”期间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http://data.acmr.com.cn  2005/12/29  科技司


  “十五”期间,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电子信息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通信技术类产品(主要包括彩色电视机、电话机、移动通信设备和光盘播放机四大类产品)出口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1年至2005年8月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共出口1646.49亿美元,占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1.13%,年均增速为51.6%。其中,2001年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为150.46亿美元,2004年达到524.4亿美元,2005年1至8月份出口累计434.38亿美元,预计2005年全年通信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60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三倍。

  一、“十五”期间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发展情况

  (一)通信技术类产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保持较高比重

  “十五”期间,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一直是仅次于计算机类产品的第二大类产品。从2001年到2005年8月份,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0%左右。

  (二)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

  2001-2005年8月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通信技术类产品总额为1452.37亿美元,占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88.62%。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通信技术类产品同比增幅在40%-50%之间。这说明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还主要依赖国外。

  (三)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2001-2005年8月,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集中在美国、香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1-8月份,我对美国出口96.6亿美元,占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22.9%;对欧盟出口90.8亿美元,占总额的21.6%;对香港出口84.2亿美元,占总额的20.19%。三者合计占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64.8%。这说明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大多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中国组装加工,然后再投放到国际市场,包括返回其本国市场。

  (四)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货源地较为集中

  以2004年为例,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的出口货源地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以及天津、上海和北京三个直辖市。其中,仅广东省2004年的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就达到225.51亿美元,占同年全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3%,同比增长63.54%。上述五个省市的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合计为471.4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9.9%。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货源地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带的情况主要还是由于通信技术类产品多为加工贸易的性质造成的。

  (五)外资企业出口比重最大,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2001-2005年8月份,外商投资企业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额共计135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0.98%,占全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82.14%,说明外商投资企业仍是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主要力量。

  2001-2005年8月份,非外商投资企业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共291.6亿美元,占总额的17.86%。其中私营企业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8.8亿美元,年均增长191.02%。私营企业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增幅最高,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六)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移动通信设备是最主要的通信技术类出口产品,2005年1至8月出口20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6%,占通信技术类出口总额的46.74%。其中,手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为185.68亿美元,占同期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2.53%。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手机巨头在我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本土手机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使得手机及其零部件产品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力军。

  二、“十五”期间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逐步推进,为包括通信技术类产品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央、地方各项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基本落实到位,如技改贴息、退税、便捷通关等,加快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率,降低了出口成本,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为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营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

  (三)我国通信制造业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工业配套水平不断提高,通信产品具有显著的性价比。

  (四)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深入,各国加快了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通信技术类产品市场创造了较大需求,许多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转移到我国,这些都促进了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的出口;

  (五)入世效应逐渐显现,进口部件关税的下降使通信产业成本下降,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又促进了通信技术类产品进口的增加,这些都对国内通信产业竞争力和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正面影响力。

  三、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1、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贴牌”多,自主品牌少;加工贸易多,一般贸易少;外资企业多,本土企业少;整机产品出口多,核心部件出口少,主要依赖进口;引进技术产品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等,体现了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均衡性。

  2、我国通信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低

  目前,我国通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低,在海外投资、跨国经营上不具备明显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能力,在企业的管理水平、研发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优势也不明显。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技术、自主开发设计的产品少,相当多的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企业整体规模分散、实力弱、不熟悉国际规则。

  3、产品出口不断遭遇国际贸易壁垒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快速发展,部分产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反倾销和基于核心专利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其中,欧盟对我国彩电反倾销调查达17年,影响我出口贸易额157亿美元;国产DVD出口由于受到专利费问题阻碍,出口量迅速减少。

  (二)对策建议

  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通信技术类产品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技术。核心技术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通信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应鼓励企业采取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设立研发中心等各种方式增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借助“外脑”或设置海外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并购国外企业或进行海外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

  2、积极调整产品生产和出口结构

  目前我国出口的通信技术类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模仿,导致利润低,容易遭遇贸易壁垒。为了加强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后劲,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不可复制性,由出口传统产品转向出口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产品。树立自主品牌,建立世界范围的研发生产销售网络。

  3、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各种国际贸易壁垒,特别是国外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正在成为制约我国通信技术类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我们应组织企业积极应诉,运用世贸规则,加强经贸政策协调,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妥善解决反倾销问题。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应对工作,尽快学会遵循符合国际贸易技术标准的各项规则,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检验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劳工标准以及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等方式,跨过壁垒,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4、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出口产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办厂,引导生产企业加强与国外大型贸易公司合作,通过产品代销、合资等形式建立国际贸易渠道。这样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519字】【1006次】


相关资讯:
  • 2005:钢铁价格盛极而衰 明年产量增速放缓 (2005/12/29)
  • 前11月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逆差同比减少7成以上(2005/12/29)
  • 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9600亿斤以上 (2005/12/29)
  • 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5/12/28)
  • 全民航前11月盈利58.2亿(2005/12/28)
  • 200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05/12/28)
  • 今年IT产品出口2500亿美元 计算机产量居首(2005/12/28)
  • 今年我国造船产量将达1200万吨创历史新高 (2005/12/28)
  • 2005年国内机械行业运行分析及2006年展望(2005/12/27)
  • 11月份全国轿车生产29.19万辆 同比增长52.1%(2005/12/27)

  •  集团首页 | 统计数据服务 | 行业分析与报告 | 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 | 企业调查与营销服务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04 ACMR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
      京ICP证050875号 京ICP备05020597号 IP:18.222.2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