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线数据
x中国宏观月度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全国数据
x中国宏观年度分省数据
x中国城市统计数据
x中国县级统计数据
x中国行业月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
x中国行业年度数据--(1999-2002)
x中国区域图形数据
x世界经济统计数据
免费数据
4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4中国行业概况
4中国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委托咨询

◆您的位置:数据中心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04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data.acmr.com.cn  2005/3/17  国家统计局


  2004年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50年罕见的干旱和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困难,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创近10年来新高,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全面实现,广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国民经济运行处在近10年来最好时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32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1.3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8.2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46亿元,增长10.6%。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7%、54.5%和34.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4.4%、38.8%和36.8%,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7196元(折合美元超过800美元),增长11.0%,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人均生产总值年增量首次超过1000元,达到1227元。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4%,其中,城市上涨4.1%;农村上涨4.9%。八大类商品价格涨幅呈“四升四降”态势,上涨的四大类商品是:食品类上涨12.2%,其中粮食、鲜蛋、猪肉价格分别上涨25.5%、19.4%和2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医疗保健及服务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5.2%。下降的四大类是:衣着类下降2.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7%,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0.0%,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9.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6%(见附表1)。

  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631万人,增长1.2%,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含农村进城从业人员)727万人,增长10.8%。城镇新增就业22.52万人,比上年增加5.02万人,增长28.7%。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0.9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13235元,增长14.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579元,比上年增加1626元,增长13.6%。

  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全年全区财政收入403.68亿元,增长18.2%。一般预算收入237.73亿元,增长16.7%。一般预算支出504.80亿元,增长13.8%。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0年罕见的干旱对工农业和水电正常生产造成较严重的影响;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对经济发展制约较大;新签外资项目履约率较低,外商直接投资出现较大下降;物价价格上涨较快,对低收入居民、企业效益和农业生产投入等产生较大影响。

  二、农  业

  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1.7亿元,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619.5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56.9亿元,增长1.8%;牧业产值458.0亿元,增长8.9%;渔业产值138.6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7亿元,增长1.6%。

  种植业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316.0千公顷,增长0.5%;粮食总产量1473.2万吨,下降0.8%,其中早稻产量581.4万吨,下降2.2%;晚稻产量504.9万吨,下降2.5%;玉米产量193.1万吨,增长7.9%。甘蔗种植面积723.7千公顷,增长2.1%;甘蔗总产量5003.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026.1千公顷,增长1.9%;蔬菜总产量1936.9万吨,增长3.9%。水果总产量526.4万吨,增长13.9%,其中荔枝产量36.8万吨,增长76.7%;龙眼产量35.2万吨,增长14.7%;香蕉产量107.8万吨,增长4.1%。

  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区肉猪出栏3585.9万头,增长7.9%;肉牛出栏169.6万头,增长12.7%;肉羊出栏223.9万只,增长11.5%;家禽出栏5.7亿只,增长9.6%。肉类总产量383.0万吨,增长8.4%;牛奶产量4.8万吨,增长26.3%;蚕茧产量10.7万吨,增长22.9%。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区水产品产量274.3万吨,增长3.7%。其中,海产品产量171.2万吨,增长1.5%;淡水产品产量103.1万吨,增长7.5%。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畜牧水产业所占的份额提高,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优质稻面积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产高糖优质蔗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区域更趋集中,甘蔗区域集中度提高,形成糖料蔗产业带;桑蚕区域布局逐渐显露;水果、茶叶和中药材等也趋向区域化生产。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814.3万千瓦,增长7.0%;全年农村用电量32.4亿千瓦小时,增长3.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16.0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8千公顷,增长9.0%;修建和改造农村道路3500公里;新建沼气池31.5万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44.8亿元,增长17.0%。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增加值595.63亿元,增长2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50.53亿元,增长20.6%;大中型企业增加值408.54亿元,增长22.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01.17亿元,增长14.5%;重工业增加值394.45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和增速均成倍高于轻工业,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从所有制看,国有企业增加值204.52亿元,增长24.5%;集体企业增加值21.01亿元,增长10.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18.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4.99亿元,增长24.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07.14亿元,增长2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20.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6.84亿元,增长30.7%;产品销售率96.8%;工业新产品产值283.52亿元,增长53.4%;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17.80亿元,增长36.2%。

  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00亿元,增长25.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0.01亿元,增长28.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3.26亿元,增长68.7%;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完成增加值78.36亿元,增长11.1%;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30.63亿元,增长3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22.6%;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72.78亿元,增长11.7%,其中制糖业47.88亿元,增长9.3%。

  主要能源、原材料和热点消费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全区发电量、钢材、氧化铝、汽车、水泥和机制糖等工业产品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发电量373.48亿千瓦时,增长2.7%,其中火电201.12亿千瓦时,增长17.8%;钢材产量376.94万吨,增长64.7%;氧化铝产量91.71万吨,增长33.1%;生产汽车28.47万辆,增长36.2%;水泥产量2812.09万吨,增长5.5%;机制糖产量606.87万吨,增长0.9%(详见附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0.97,提高25.7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834.93亿元,增长29.8%;利税总额251.67亿元,增长45.3%,其中,税金129.83亿元,增长21.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21.84亿元,增长8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3.5%,比上年缩小6.3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3.43亿元,增长17.4%。资质等级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7亿元,增长1.3%;上缴税金12.88亿元,增长6.8%。全年施工单位工程27207个,增长5.3%,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3324个,增长5.4%;施工房屋建筑面积4536.31万平方米,增长19.6%;房屋竣工面积1860.36万平方米,增长8.1%。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8.3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最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4.86亿元,比上年增加267.55亿元,增长27.1%,投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最高,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12.97亿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1.89亿元,增长9.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38亿元,增长2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88.85亿元,增长35.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85.95亿元,增长3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2.74亿元,增长29.0%。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635.99亿元,增长36.2%;更新改造投资199.04亿元,增长35.5%,其中工业技改147.38亿元,增长25.7%;房地产开发投资192.35亿元,增长37.1%。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自治区统筹推进的239项重大项目有216项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37个项目基本实现开工;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开始实施;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南宁至水任、黄沙河至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田东电厂和合山电厂改扩建工程、桂林海螺和平南鱼峰新型水泥生产线、玉柴公司3万台柴油机项目建成投产;平班水电站、乐滩水电站、北海火电厂等项目实现部分投产。全年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共731个,完成投资584.82亿元,增长48.6%,拉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4个百分点。

  基础性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33.93亿元,增长33.2%,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163.2亿元,增长3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51.45亿元,增长3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42.76亿元,增长40.4%,教育完成投资25.91亿元,增长12.9%。

  投资新增生产能力显著。新增固定资产574.18亿元,比上年增25.1亿元。年内新扩建城市道路306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46公里、二级公路460公里、万吨级泊位3个、发电装机容量168万千瓦、钢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316万吨、城市日供水能力42万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41亿元,增长13.5%,增幅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1.05亿元,增长15.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2.36亿元,增长10.8%。分行业看,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12亿元,增长18.9%,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11.38亿元,增长13.2%。分所有制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63亿元,增长7.3%;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54亿元,下降9.4%;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1.69亿元,增长12.9%;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75亿元,增长19.5%;外商投资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1亿元,增长14.2%;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0.71亿元,增长32.9%。

  市场消费热点明显。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汽车类零售额41.51亿元,增长3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7.17亿元,增长20.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4.10亿元,增长50.7%;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1.18亿元,增长36.3%。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成效显著。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88亿美元,增长34.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54.8%;出口总额23.96亿美元,增长21.6%。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全年对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为历年来最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良好,对美国出口增长28.5%;对日本出口增长40.7%;对东盟出口增长15.1%;对韩国出口增长54.1%;对俄罗斯出口增长115.6%;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37.3%;对非洲出口增长36.7%;对欧盟出口增长9.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品出口扩大,工业制品出口20.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机电产品出口4.52亿美元,增长15.0%;高技术产品出口0.49亿美元,增长5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出现较大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8亿美元,下降22.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2.96亿美元,下降35.2%。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显著提高。两广合作成为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经贸合作项目扩大,投资额大幅增加。“百企入桂”积极推进,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250亿元,实现成倍增长。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5588万美元,增长44.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705万美元,增长23.2%。

  七、交通、邮电、房地产和旅游

  全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286.44亿元,增长16.8%;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95.69亿元,增长11.7%;其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95.41亿元,增长11.9%。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力提高。广西境内铁路营运里程2751公里,公路里程597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7公里,一级公路513.67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3.68亿吨,增长11.8%;货物周转量1087.72亿吨公里,增长16.1%,其中铁路、公路和水路分别增长17.3%、8.2%和24.3%。全年完成客运量4.91亿人次,增长12.6%;旅客周转量547.42亿人公里,增长14.3%,其中铁路、公路和水路分别增长9.6%、15.7%和11.2%。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5130万吨,增长16.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45.5万吨,增长28.7%。

  邮电通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268.06亿元,增长55.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6.94亿元,增长58.4%;邮政业务总量11.12亿元,增长8.0%。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072.7万门,增长28.2%,其中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36.1万门,增长4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812万户,增长27.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47.5万户,增长27.6%;乡村电话用户264.8万户,增长26.8%。电话普及率34.8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882.2万户,增长35.7%,其中,本年新增232.2万户,增长12.0%。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47万户,下降0.7%。

  房地产业持续兴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20.36万平方米,增长3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49.79万平方米,增长32.0%;商品房销售额170.85亿元,增长42.8%,其中住宅销售额141.43亿元,增长42.6%。

  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游客达到5517.5万人次,增长21.5%。国际旅游入境游客达到112.5万人次,增长74.4%;国际旅游收入2.38亿美元,增长79.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66.43亿元,增长13.2%。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673.19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59.13亿元,比年初增长2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0.11亿元,比年初增长13.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759.65亿元,比年初增长23.9%。其中,短期贷款1072.68亿元,比年初增长5.7%;中长期贷款1488.16亿元,比年初增长40.8%;个人消费贷款364.04亿元,增长41.3%。

  证券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区A股上市公司达到22家。上市公司股票市价总值334.85亿元。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4.80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6.41亿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10亿元,增长18.8%;寿险保费收入39.60亿元,增长14.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71亿元,增长10.0%。全年赔付额14.26亿元,增长8.3%,其中财产险赔款8.39亿元,增长7.0%;寿险给付3.45亿元,增长3.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给付2.43亿元,增长21.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科技队伍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全区城镇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9万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项,增长11.1%;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496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32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11项,软科学成果14项,基础理论成果7项。专利申请量2202件,授权专利1272件,共签订技术合同65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09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桂林、南宁、柳州和北海四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总收入4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总产值374.99亿元,增长28.1%(按现价计算);实现利税42.44亿元,增长17.1%;出口创汇2.67亿美元,增长29.2%。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9所;招生9.94万人,增长25.1%;在校生27.17万人,增长22.2%。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招收研究生0.36万人,增长35.8%;在校(学)研究生0.78万人,增长35.6%。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409所,招生12.69万人,下降1.0%;在校生34.42万人,增长6.2%。普通高中205所,招生24.5万人,增长13.0%;在校生65.15万人,增长11.4%。初中学校2240所,招生85.33万人,下降2.6%;在校生241.05万人,下降1.6%。普通小学15759所,招生75.73万人,下降1.8%;在校生470.56万人,下降4.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23万人,在校生1.5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8.78万人,增长5.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至年末,全区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公共图书馆96个(不含乡镇部分),文化馆100个,博物馆41个,档案馆12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1.5万卷(件)。全年报纸出版2.9亿份,各类杂志出版0.54亿册,图书出版2.13亿册(张)。全区共有电视台15座,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1.5%,广播人口覆盖率86.7%。

  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责任网、信息报告网、紧急救助网初步建立并发挥了作用。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进一步改善,村设医疗点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常规孕产妇保健覆盖率扩大,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92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7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69个,诊所4615个,卫生所和医务室17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2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3229张。卫生技术人员1217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964人,注册护士42961人。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2个,卫生技术人员4865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大,食品卫生、化妆品、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合格率稳中有升。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广西体育健儿共获得世界冠军6个。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金牌53枚,银牌50枚,铜牌50枚。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各族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全年城市(县城以上)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15.50亿元。自来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20.26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能力57.85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7.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9.1%。城市燃气普及率63.2%;城市道路长度6895公里。公共交通标准运营车辆5026标台。新建了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08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67平方米。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34个,总投资5454.7万元,增长21.1%。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到年末全区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80个,增长3.9%,面积1132.9平方公里,增长14.1%;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57个,增长7.5%,面积达459.1平方公里,增长11.8%。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0.5万公顷。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个数共9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区总人口4889万人,全年净增人口32万人,增长0.7%。全区出生人口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32‰;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为6.12‰;人口自然增长率7.20‰。城镇人口1550万人,占总人口31.7%;乡村人口3339万人,占总人口68.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559万人,占52.3%;女性人口2330万人,占47.7%。0—14岁人口1083万人,占总人口22.2%;15—64岁人口3383万人,占69.2%;65岁及以上人口423万人,占8.6%。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0元,比上年增加905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比上年增加210元,增长10.1%。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45.7元,增长11.8%。其中食品类支出2727.1元,增长18.3%;衣着类支出423.2元,增长13.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397.3元,增长5.5%;医疗保健类支出461.7元,增长43.1%;交通和通讯类支出584.1元,下降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960.8元,增长20.4%;居住类支出660.3元,下降17.6%;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231.3元,增长30.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4.3%。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6平方米,比上年略增0.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9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26.3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3万人,增长10.9%。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09.09万人,增长5.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人数70.29万人,增长6.1%;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2.2万人,增长15.8%。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98.2%。全区有56.59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至年末,全区各类福利单位床位5.8万张,增长123.9%;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5万人,增长154.2%。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98亿元,增长8.2%,直接接收社会捐赠0.15亿元,增长10.8%。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的广西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1:

2004年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指数(上年=100)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4

城市

104.1

农村

104.9

食品

112.2

粮食

125.5

肉禽及其制品

118.5

油脂类

125.2

蛋类

119.4

水产品类

112.3

鲜菜

102.1

烟酒及用品

100.2

衣着

98.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1

交通和通讯

97.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6

居住

105.2

服务项目

101.4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117.9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9.7

四、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16.3

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04.6

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3.9

附表2:

2004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机制糖

万 吨

606.87

0.9

发酵酒精

万 升

21499.86

-6.4

罐头

万吨

19.04

17.1

卷烟

亿支

510.20

3.2

机制纸

万 吨

98.11

4.8

原煤

万 吨

539.82

21.7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73.48

2.7

粗钢

万 吨

319.64

55.0

钢材

万 吨

376.94

64.7

十种有色金属

万 吨

64.02

-2.9

氧化铝

万 吨

91.71

33.1

水泥

万 吨

2812.00

5.5

纯碱

万 吨

0.54

-74.5

化肥(折纯100%)

万 吨

76.68

11.3

化学原料药

4006.00

35.3

内燃机

万千瓦

3792.00

30.1

汽车

284699

36.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5年3月14日


】【84021字】【2744次】


相关资讯:
  • 200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16)
  • 200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5/3/15)
  • 200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11)
  • 2004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11)
  • 2004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8)
  •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4)
  • 200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5/3/3)
  • 2004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2)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28)
  • 2004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28)

  •  集团首页 | 统计数据服务 | 行业分析与报告 | 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 | 企业调查与营销服务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04 ACMR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
      京ICP证050875号 京ICP备05020597号 IP:3.137.1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