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情况,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国务院于2004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在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全市5万普查人员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我市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我市经济普查的初步数据已通过国家数据质量审核检验。重庆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和重庆市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85858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49849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18983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2466个,其他法人单位14560个。产业活动单位129864个。个体经营户843810户,其中,第二产业85238户,第三产业758572户(详见表1)。
表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 单位数(个) | 比重(%) |
一、法人单位 | 85858 | 100.0 |
企业法人 | 49849 | 58.0 |
机关、事业法人 | 18983 | 22.1 |
社会团体法人 | 2466 | 2.9 |
其他法人 | 14560 | 17.0 |
二、产业活动单位 | 129864 | 100.0 |
三、个体经营户 | 843810 | 100.0 |
第二产业 | 85238 | 10.1 |
第三产业 | 758572 | 89.9 |
与2001年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增加5552个,增长12.5%。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2940个,减少2024个,下降40.8%;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6587个,减少6546个,下降49.8%;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10129个,增加3643个,增长56.2%;私营企业28349个,增加9792个,增长52.8%;其他内资企业952个,增加757个,增长38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739个,减少81个,下降9.9%(详见表2)。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合计 | 49849 | 100.0 |
国有企业 | 2607 | 5.2 |
集体企业 | 5043 | 10.1 |
股份合作企业 | 1463 | 2.9 |
国有联营企业 | 22 | …* |
集体联营企业 | 81 | 0.2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44 | 0.1 |
其他联营企业 | 109 | 0.2 |
国有独资公司 | 311 | 0.6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8300 | 16.7 |
股份有限公司 | 1829 | 3.7 |
私营企业 | 28349 | 56.9 |
其他内资企业 | 952 | 1.9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45 | 0.7 |
外商投资企业 | 394 | 0.8 |
*“…”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下同)。
我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名列前10位的地区依次是: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万州区、江北区、渝北区、南岸区、涪陵区、永川市、合川市。
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前七个地区是:九龙坡区、涪陵区、渝中区、永川市、万州区、合川市、江津市(详见表3)。
表3 单位与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
| 法人单位(个) | 产业活动单位(个) | 个体经营户(户) | | 法人单位(个) | 产业活动单位(个) | 个体经营户(户) |
重庆市 | 85858 | 129864 | 843810 | 璧山县 | 1812 | 2792 | 19054 |
万州区 | 4409 | 6086 | 35483 | 梁平县 | 1368 | 2827 | 19203 |
涪陵区 | 2963 | 4210 | 40140 | 城口县 | 740 | 1215 | 6697 |
渝中区 | 7109 | 12827 | 39734 | 丰都县 | 1519 | 2216 | 16194 |
大渡口区 | 1540 | 1873 | 12272 | 垫江县 | 1689 | 2236 | 13375 |
江北区 | 3547 | 4433 | 20552 | 武隆县 | 867 | 1461 | 8454 |
沙坪坝区 | 5028 | 6218 | 29422 | 忠县 | 1620 | 3818 | 18855 |
九龙坡区 | 6421 | 8577 | 43381 | 开县 | 2015 | 3464 | 25286 |
南岸区 | 3224 | 3983 | 28217 | 云阳县 | 1580 | 2879 | 23476 |
北碚区 | 2594 | 3475 | 16818 | 奉节县 | 1231 | 1739 | 21386 |
万盛区 | 880 | 1358 | 8681 | 巫山县 | 1046 | 1750 | 13008 |
双桥区 | 389 | 398 | 2481 | 巫溪县 | 1255 | 1900 | 8929 |
渝北区 | 3421 | 4295 | 28833 | 石柱县 | 863 | 1724 | 8632 |
巴南区 | 2456 | 3382 | 24164 | 秀山县 | 973 | 1379 | 14140 |
黔江区 | 899 | 1298 | 14726 | 酉阳县 | 872 | 1355 | 13683 |
长寿区 | 1525 | 2481 | 20035 | 彭水县 | 1141 | 1827 | 12642 |
綦江县 | 1962 | 2678 | 26761 | 江津市 | 2518 | 4440 | 32872 |
潼南县 | 1308 | 2298 | 19009 | 合川市 | 2805 | 4532 | 33746 |
铜梁县 | 2334 | 3743 | 23037 | 永川市 | 2836 | 5064 | 39075 |
大足县 | 1953 | 2970 | 24987 | 南川市 | 1547 | 2622 | 14875 |
荣昌县 | 1581 | 2041 | 21495 | | | | |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18929个,占14.6%;批发和零售业21730个,占16.7%;教育13545个,占1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7579个,占21.2%。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62.9%(详见表4)。
表4 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总计 | 129864 | 100.0 |
一、农、林、牧、渔业* | 745 | 0.6 |
二、采矿业 | 2854 | 2.2 |
三、制造业 | 18929 | 14.6 |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46 | 1.4 |
五、建筑业 | 3142 | 2.4 |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416 | 3.4 |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709 | 2.1 |
八、批发和零售业 | 21730 | 16.7 |
九、住宿和餐饮业 | 2792 | 2.1 |
十、金融业 | 4299 | 3.3 |
十一、房地产业 | 3962 | 3.1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509 | 3.5 |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3032 | 2.3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231 | 1.0 |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630 | 1.3 |
十六、教育 | 13545 | 10.4 |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9554 | 7.4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60 | 1.0 |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7579 | 21.2 |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工业79282户,占9.4%;交通运输业100787户,占11.9%;批发和零售业436352户,占51.7%;住宿和餐饮业76704户,占9.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6794户,占11.2%(详见表5)。
表5 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 个体户数(个) | 比重(%) |
总计 | 843810 | 100.0 |
工业* | 79282 | 9.4 |
建筑业 | 5956 | 0.7 |
交通运输业 | 100787 | 11.9 |
批发和零售业 | 436352 | 51.7 |
住宿和餐饮业 | 76704 | 9.1 |
房地产业 | 309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027 | 1.0 |
教育业 | 2134 | 0.3 |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 18652 | 2.2 |
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 94873 | 11.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0734 | 2.5 |
*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3]数为620.4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290.8万人,占46.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29.6万人,占53.1%。在合计中,单位就业人员407.5万人,占65.7%(其中,女性122.8万人,占30.1%);个体经营人员212.9万人,占34.3%。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120.9万人,占29.7%;建筑业91.8万人,占22.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0.5万人,占7.5%;教育32.4万人,占8.0%;批发和零售业24万人,占5.9%(详见表6)。
表6 单位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 从业人员数(万人) | 比重(%) |
总计 | 407.5 | 100.0 |
农、林、牧、渔业 | … | … |
采矿业 | 21.3 | 5.2 |
制造业 | 120.9 | 29.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7.0 | 1.7 |
建筑业 | 91.8 | 22.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9.8 | 4.9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3 | 0.8 |
批发和零售业 | 24.0 | 5.9 |
住宿和餐饮业 | 8.0 | 2.0 |
金融业 | 6.8 | 1.7 |
房地产业 | 12.5 | 3.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6 | 1.6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5 | 1.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9 | 0.7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2 | 0.5 |
教育 | 32.4 | 8.0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9.6 | 2.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4 | 0.6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30.5 | 7.5 |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7%、8.7%、16.7%、33.4%和40.5%。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8.7%、35.3%和56.0%。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2.9%、8.0%、27.0%和62.1%(详见表7)。
表7 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 就业人员(万人) | 比重(%) |
一、就业人员合计 | 407.5 | 100.0 |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 2.7 | 0.7 |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 35.6 | 8.7 |
具有大专学历者 | 67.9 | 16.7 |
具有高中学历者 | 136.2 | 33.4 |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 165.0 | 40.5 |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 92.0 | 100.0 |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 8.0 | 8.7 |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 32.5 | 35.3 |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 51.5 | 56.0 |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 48.5 | 100.0 |
高级技师 | 1.4 | 2.9 |
技师 | 3.9 | 8.0 |
高级工 | 13.1 | 27.0 |
中级工 | 30.1 | 62.1 |
三、普查数据质量情况
重庆市经济普查办公室根据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80个普查小区的法人单位1638个,产业活动单位1079个,个体经营户2955个,抽查单位总量能够满足全市数据质量评估的要求。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2.8‰,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注释:
[注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注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普查中未作为法人单位统计。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生产核算资料)。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